浙江在線3月2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錢祎 通訊員 杭建宣) 入春后,我省鄉村游持續升溫。面對奔涌而來的人潮,桐廬縣橫村鎮的村干部們心里卻藏著擔憂:“上周末,村里農家樂接待上千名游客,但污水處理能力有限,生活污水‘超載’,如果不能及時處理,會影響村里的生態環境和長遠發展。”
桐廬村干部的擔心在杭州不是個例。記者獲悉,針對這一情況,今年杭州將對已有的8914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終端先“全面體檢”,后“提標改造”,再“擴能增效”,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鄉村污水處理能力大升級。
杭州自啟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以來,目前已有131個鄉鎮(街道)、1722個行政村擁有8914個污水處理設施終端,但多數日處理能力在30噸以下。“以前設計標準相對不高,只考慮了常住人口的需要。現在各地鄉村大力發展旅游,每逢節假日游客和返鄉的人劇增,污水處理能力就不足了。”橫村鎮相關負責人說。
面向8914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終端的“全面體檢”即將展開。相關機構將在半年內對這些終端的“生命體征”進行實地測量,重新記錄和評價設計標準、受益農戶、運維成效、污水處置和能力需求等,并結合村莊整體規劃、集體經濟發展規模、人口居住情況等劃分等級,梳理出最需改造的一批終端項目,再分步實施提標改造。
“我們將根據全市各鎮村人口居住、流動情況及未來十年經濟發展愿景,綜合判斷污水日高峰處理量,全面匯總‘體檢’信息和各地實際需求,統籌編制提標改造三年行動計劃。”杭州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說,今年年底前,按照“納管一批、提標改造一批”的原則,啟動第一批提標改造項目,力爭到2020年,全部完成升級改造。
該負責人表示,“提標改造”最難的是資金問題,“一方面要加大政策補助力度,推動新一輪改造盡早完成;另一方面要按照‘政府主導、屬地負責、有償使用’的原則,探索建立額定生活污水排放量之外的排污合理收費機制,確保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
此外,針對部分建制鎮污水處理廠負荷率長期偏低的現狀,杭州今年將加大城鎮污水配套管網建設改造力度,計劃新建污水管網86.42公里、改造25公里。未來三年,杭州還將新建或改造16座城鎮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將新增104.3萬噸。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