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姚莊:桃源漁歌打造美麗鄉村精品線

發布時間:2018-03-23 06:39:39 來源:嘉興日報 記者 戴純青 江繼銘 曹宇杰

照片由姚莊鎮人民政府提供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3月24日,2018中國·姚莊桃花節即將開幕。

  桃紅又是一年春。在這小春日和的天氣里,你到姚莊,赴一場與十里桃花、與美麗鄉村的約會——

  “浙北桃花島”上,千畝桃林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橫亙城鄉的紅旗塘、茜涇塘波光粼粼,碧波蕩漾;丁柵的老街述說時光故事,桃源新邨的新民居描繪美好生活……30.8平方公里的姚莊青綠其外、人文其里;18個美麗村鎮串珠成線,處處桃源漁歌,如一幅寫意田園山水畫徐徐展開。

  去年,姚莊鎮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的全域化統籌,以村莊景區化為標準,打造了一批“美麗鄉村”精品村。“在今年的‘美麗鄉村’建設升級版專項攻堅行動中,我們將全力推動以三次產業融合的農業形態轉變,做好‘農業+’文章,統域推動一、二、三產跨界聯動,實現農業和旅游業深度融合。”嘉善縣委常委、姚莊鎮黨委書記曹惠明說,“我們要全面提升城鄉品質和內涵,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春風十里,共赴桃花之約

  又到一年賞花時,莫負好春光。S12申嘉湖高速姚莊出口,沿丁楓線往北至北鶴村,短短10分鐘車程,位于姚莊鎮北鶴村的浙北桃花島就在眼前。

  誰也說不清,這里何時栽下了第一株桃樹,而今,村莊桃樹覆蓋率達80%,繁花似錦、云蒸霞蔚的桃花節已經走到了第13個年頭。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從最初散亂生長的幾片桃林,到如今集農俗游賞、農耕文化展示、休閑觀光游覽于一體的特色農業生態旅游區,前不久剛剛被命名為“浙江省首批休閑旅游示范村”的北鶴村,正在成為嘉興市民春季踏青的全新目的地。

  早在2007年底,桃花島就被認定為國家2A級景區;2008年,姚莊的桃花就完成了橫跨一產、三產的戰略謀劃,成為嘉善鄉村旅游的特色品牌之一。經過多年發展,現在的村莊里桃韻廣場、桃源游廊、桃林迷宮、水韻風情區、農家樂休閑區一應俱全;各類農家樂如雨后春筍,賞花、垂釣、野炊……桃花節是姚莊的一張亮麗名片。即將開幕的2018中國·姚莊桃花節上,熱情好客的姚莊人早早備好了一桌豐盛的“春游大餐”:

  悠揚的田歌、婉轉的越劇、歡騰的小品……3月24日上午,隨著2018中國·姚莊桃花節啟動,北鶴村的水韻廣場上,浙江錢江浪花藝術團將帶來精彩的文藝演出,上海百家旅行商全域游嘉善也將同步啟動;從北鶴村水韻廣場出發環生態健身點徒步行走沿途拍攝美麗姚莊、傳播志愿文化……24日下午,“善城文明行 五彩志愿力”2018姚莊鎮“全域旅游”徒步行活動讓志愿精神與美麗鄉村同頻共振;活潑艷麗的色彩、新穎大膽的構圖,姚莊的農民畫遠近聞名。桃花節期間,“農畫美好新時代”2018浙滬農民畫創作交流活動、 “尋夢小鎮記憶 傳承地名文化”姚莊鎮農民畫創作大賽輪番上演,來自鄉土的文化品牌將與更多市民和游客在春風里“親密接觸”;桃花節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3月下旬,“十里桃鄉 姚莊食光”非遺美食展也將展現“幸福姚莊味道”,帶著游客在“十里桃鄉”的最美春天里,品味非遺美食背后的文化韻味……

  “從2008年開始,桃花島的年接待游客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并穩定在10萬人次左右。”浙北桃花島生態旅游區相關負責人說,“開放的桃花節,刺激的是更加開放的農業農村發展理念。”據介紹,每年桃花節,姚莊各大黃桃專業合作社都要帶著一批客商來游桃園、簽訂單。而隨著“互聯網+”元素在黃桃產業鏈中不斷強化,姚莊鎮和有關政府部門還專門向桃農教授了更多網絡營銷知識,提供了更多網銷平臺,2013年至今,姚莊黃桃每年都供不應求。可以說,姚莊桃花節成功融合了一、二、三產,并通過信息化和城鎮化走上了“四化”同步的道路。

  春天的“桃花節”開花,秋天的“黃桃節”結果。如今,桃花節已成為姚莊人民的“會客節”、“品牌節”和“增收節”,“一棵桃樹兩個節、一片桃園兩產業”的“桃花夢”是姚莊的美麗鄉村之夢,鄉村振興之夢。

  全域旅游,共筑富民之路

  桃紅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在姚莊的街巷和田間漫步,十里桃花只是諸多風景中的一道。

  走出桃花林,北鶴村北姚浜北部的童話森林探險樂園正在建設,郁郁青青的樹木背后,藏著許多充滿童趣的游樂項目。沿著河邊的石子路信步向前,白墻黑瓦的老屋、線條精致的農民畫、靜靜流淌的河流……一步一景,隨處皆可入畫。

  “在沒有桃花、沒有黃桃的日子里,我們也要讓村莊美起來,有足夠的吸引力集聚人氣。”北鶴村黨支部書記鮑中慶說,作為一個純農業村,北鶴村正借助“美麗鄉村”建設,努力挖掘農業潛力,拓展鄉村旅游。

  北鶴村是姚莊全域的一個縮影。為了讓農村美起來、讓村民富起來,姚莊鎮根據各村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種養業,結合鄉村旅游,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姚莊鎮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三個集鎮和每一個村、每一個地名、每個湖蕩等都沉積了千年的故事和美麗的傳說。”該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姚莊鎮要打造“姚莊特色”的全域旅游必須在充分挖掘姚莊歷史、文化和江南特有的風貌的基礎上進行規劃設計,充分挖掘姚莊的特色元素,打造集鎮有不同風貌,每個村有不同文化特色,集現代生態農業、旅游觀光于一體的江南特色田園精品鎮。

  “沉香村的村民大多以種植柑橘為生,近幾年依托鄉村旅游,村里興起了采摘游,原本幾角一斤的橘子,如今達到一元一斤甚至更高,農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沉香村村民江師傅如是說。沉香村是明代工部尚書、清官丁賓故里。近年來,村里依托清風園、柑橘園、沉香蕩自然風光,建設“悠悠沉香蕩、醉美江家港”美麗鄉村精品示范點。2017年成功創建環境優美村,A級旅游景區,并被列為國家第一批綠色村莊。

  位于姚莊鎮展幸村的大往圩文化遺址歷經了5000多個春秋歲月,因古老而傳頌;崧澤、良渚和古吳越“三個文化層”疊壓也使它因罕見而絕代風華。如今,展幸村依托大往遺址,“千年大往圩、幸福蓮花涇”3A級景區村莊建設全面鋪開。在大往圩歷史文化、蓮花禪寺廟會文化的助力下,村莊大力挖掘搞活人氣、商氣,結合農房改造集聚借機發展高端民宿經濟;隨著“情感農業”、假日農場等可觀可賞可游的鄉村小景日益成形,村莊不僅成為農民幸福生活的家園,更成為市民休閑旅游的樂園。

  “錦繡黃桃、甜美北鶴”、“黨建引領、生態橫港”、“江南水鄉野、精致洪字圩”……在姚莊,一個個村莊如一顆顆明珠閃亮。近年來,姚莊先后獲得了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鄉村、第一批“浙江省農家樂特色鎮”、第一批“浙江省美麗鄉村示范鎮”等榮譽,十九大以來,姚莊鎮黨委、政府秉持鄉村振興戰略方針,處處重視,頻頻出招,加快鄉村景區化建設進程,不斷推動城鄉融合、一體發展。

  美麗鄉村,共享美好生活

  “以前我們村,河邊都是豬圈和露天糞池,人都不敢去。現在豬棚不見了,河水清澈了,河邊還建起了綠道,晚飯后還能散步遛一遛,健健身。”姚莊鎮橫港村村民馬愛珠說。

  作為姚莊“美麗鄉村”生態水韻風情線中的重要節點,今年春節前,橫港村入口公園美化提升、市河南岸景觀道打造、村部和黨員先鋒站修繕等8個項目陸續完工。村里還投入了900余萬元,對全村所有農房立面進行涂白翻新,建設景觀小公園和沿河及入戶步行道,配套種植綠化,建設景觀九曲橋及環村橋,對全村所有村道安裝太陽能路燈等等,夯實了美麗鄉村建設基礎。而今,橫港村有了一副嶄新的“面孔”,以前“臟亂差”的河濱成了村民休閑的好去處;老舊廢棄的磚瓦房成了散發古典氣韻的先鋒站;年久失修的石橋也變成了玲瓏有致的九曲連環。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總要求,全面擘畫了鄉村發展的美好未來。“我們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游,就是要滿足老百姓的期盼,讓他們的生活更美好。”姚莊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打造更加充滿生機活力的美麗鄉村升級版,就要深度挖掘美麗鄉村的旅游功能、文化功能、休閑功能、教育功能、體驗功能,滿足度假養生、農事體驗、鄉愁追憶、戶外運動等不同層次的鄉村休閑旅游需求。

  處處重視,頻頻出招,加快鄉村景區化建設進程,姚莊鎮“美麗鄉村”建設正漸入佳境。今年年初,一篇《人民日報》的報道將目光投向了姚莊——《鄉村垃圾 集中處理》一文和圖片,介紹了姚莊鎮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中心,展現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新風貌。據了解,目前,姚莊鎮17個村聯建的一個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中心已投入運行,該處理中心集成了有機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廢氣處理、中水回用、污泥堆肥等工藝設施,目前處理能力達到10噸/天。

  垃圾治理改善生態環境,鄉村旅游使村民邁過致富“坎”,農家書屋成村民家門口的文化園地……立足鄉村振興,姚莊鎮提出了“十大工程”,包括“規劃融合工程”“產業共振工程”“美麗田園工程”“農房集聚工程”“美麗鄉村工程”“品質提升工程”“文化繁榮工程”“鄉村治理工程”“改革創新工程”“固本強基工程”,其中既有全域鄉村空間形態、產業布局的總體設計,又有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各個方面的全局考量。

  “我們要以此為引領,全面激活農村發展新活力,實現更高水平的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姚莊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鎮將認真按照黨的十九大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按照村莊景區化的理念,把姚莊的美麗鄉村建設得更好,把姚莊的城鄉融合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標簽:姚莊;桃花節;鄉村;姚莊鎮;北鶴村責任編輯:朱斌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