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方家洋村簽約儀式現場。 沈益峰 攝
“請仔細核對一下信息,確認無誤后在這里簽名……”3月19日上午,在溫嶺市橫峰街道方家洋村文化禮堂里,不少村民正聚集在這里,等候簽署拆遷協議。這是該村城中村改造迎來的首場集中簽約,也打響了溫嶺市全域改造的“第一槍”。
溫嶺于去年年底啟動全域改造工作,以橫峰大道沿線為“實驗區”,通過改造村莊和產業環境,建設道路和設施,實現城中村改造、傳統鞋業改造、環境綜合提升的“兩改造一提升”目標,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產城融合的示范區。該項工作涉及橫峰、城東2個街道15個村,土地1.42萬畝。
方家洋村是全域改造首批啟動的3個村之一,共有3個自然村,涉及村民335戶1029人。“簽約前期,我們認真細致地進行了各項準備,通過部署會、村民動員大會、入戶核準、集中研判、分組動員、貼出公告等多個步驟,向村民宣傳安置政策,對每家拆遷戶的安置人口、評估面積、附屬物等進行核實,逐戶確認安置面積、補償金額等,作為簽約依據。”溫嶺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全域改造方家洋工作組組長陳云峰介紹。
在簽約現場,簽約流程圖、政策咨詢點、法律服務點指示牌等隨處可見,方便百姓查詢辦事;街道、村里和指揮部第一片組工作人員全部上陣,耐心做好服務工作。“我爸昨晚都睡不好,一大早就拉我一起來簽約了。”村民陳于華一邊在協議上簽名,一邊告訴記者。他父親陳小春是一名88歲的老黨員,自上周村里召開動員會后,就一直催著兒子過來簽約。到下午3點,該村已經簽約57戶。
“全域改造惠及千家萬戶,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通過黨員干部帶頭、集中簽約等形式,從而帶動更多村民踴躍參與簽約。”橫峰街道黨工委書記潘仁軍說。首批啟動的3個村子,除方家洋村外,馬鞍橋村已完成一期工業園區征地工作,莞渭陳村也將于月底開展簽約工作。接下來,工作人員將繼續進村入戶做好服務,解決群眾實際困難,推動全域改造工作。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