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生態洗衣節”成了路橋街談巷議的話題。3月14日,路橋區“2018年生態洗衣節”啟幕,村民結伴洗衣的場面,吸引了6萬人次收看直播。85個生態洗衣房,也引來了不少市民的關注。
據了解,本次“生態洗衣節”由路橋區婦聯、路橋區環綜委、路橋區水利海洋漁業局等部門聯合舉辦。在桐嶼街道坐應村啟動儀式現場,15名“洗衣嫂”作為代表上臺領取了洗衣用品,并來到生態洗衣房開展“我為公公婆婆洗衣洗被”活動,洗衣曬被亮孝心。
當天,除了坐應村,路橋84個生態洗衣房也積極響應,紛紛開展為公公婆婆洗衣洗被、村嫂巡河、巾幗護水治水知識競答等活動。記者了解到,“生態洗衣節”活動將貫穿3月份。
“有了生態洗衣房,洗衣服安全、舒適又環保,大家還能經常聚在一起閑話家常。”路橋區蓬街鎮啟明村的“馬大嫂”們贊不絕口。
“生態洗衣哪里好,石浜成績最最棒,引來群眾一大片,生態為民人人夸。”在路橋街道的生態洗衣房里,一位大媽一邊洗衣,一邊唱起了小調。
“馬大嫂”們口中的生態洗衣房,興起于去年。
在農村,河邊洗衣是不少村民的老習慣。河邊洗衣,不僅存有安全隱患,而且洗滌劑和污水會對河水造成污染。在水質的檢測中,有一項重要指標就是總磷含量,而磷元素主要來源于各種洗滌劑。
“五水共治”進行得如火如荼,在村民需求和治水需求之間,如何尋求平衡點?路橋走出了一條兩全之道——在全省首創“定制”生態洗衣房。2017年年初,路橋螺洋街道峴頭林村,建起了全省首個生態洗衣房。不僅創新了治水模式,并且有效破解了農村治污的困境。
走進生態洗衣房,廊亭式設計,既遮風擋雨又古典美觀。洗衣槽、搓衣板、垃圾桶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路橋區環綜委副主任劉挺介紹,生態洗衣房抽取河水進入蓄水池,供老百姓洗衣,而洗滌廢水流入集納管,統一介入三級管網,實現了洗滌廢水的零直排。
如今,路橋的生態洗衣房數量已達85個。值得一提的是,每個生態洗衣房獨具特色,都是在摸底村民需求后打造出來的。每天,村民結伴洗衣,成了農村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今年,路橋計劃再建215個生態洗衣房,實現村居全覆蓋。新一代的生態洗衣房,造型將更加美觀,功能也將更加人性化。”劉挺介紹。
記者了解到,路橋還將鼓勵各村將“生態洗衣”寫入村規民約,倡導生態洗衣新風尚。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