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中國,華美嬗變。連日來,當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火爆上映,俘獲“國”粉無數,仿佛內心里《我的祖國》再度唱響。人們震撼于中國路中國橋中國車中國船的精湛技術,也為鏡頭所到之處,廣袤大地優美的生態環境所贊嘆。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美麗中國巨手擘畫,生態環境惡化被踩“急剎車”,生態修復、環境保護開啟“加速度”。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與直觀感受相比,數據則更有說服力,去年全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濃度同比5年前下降22.7%,5年來累計治理沙化土地1.5億畝,完成造林5.08億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1.66%,全球國家森林資源增長同期之最……驚艷畫卷有力說明,生態中國,才是美麗中國;生態美好,才有生活美好。
建設美麗生態中國,必須轉變經濟社會發展理念和方式。處理資源環境和經濟增長,中國也曾走過彎路。生態中國的美麗實踐,推動著中國社會治理方式深刻變革。
浙江是“兩山”理論發源地。杭州是久負盛名的天堂城市。在杭州,數千名官方責任“河長”和民間志愿“河長”,日夜守護著1845條鄉鎮級以上河道,市民用手機拍下身邊的污染,及時上傳至杭州市河道水質APP,實現共建共享,保護生態環境與市民公共生活良性互動。杭州打造世界名城,推進擁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被放置到突出高度,攬江入懷,首先就是攬青山綠水入懷。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指出:“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在祖國北疆構筑起萬里綠色長城。”黨的十八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習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更是為科學認知生態文明、踐行生態文明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繼黨章之后,生態文明被歷史性地寫入憲法;最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組建生態環境部。種種舉措均表明,綠色發展理念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將居于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綠色,是人類的生命色,是現代文明的底色,是高質量發展的本色。綠色長存,資源永續,福庇后人。生態文明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就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更應成為此中踐行者,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好我們的生態環境。”
新時代社會主義中國,唯生態,才美麗!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