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是海鹽縣2018年“十大戰役”重要內容,也是海鹽縣2018年“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3月14日下午,海鹽縣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推進會,貫徹縣三級干部大會暨十大戰役動員部署會議精神,深入推進全縣生活垃圾分類推進戰,號召全縣上下高標準開展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全面提高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利用水平。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海鹽各地產生的生活垃圾越來越多,科學處理、利用垃圾,并進一步將垃圾資源化成為當前海鹽縣垃圾處理工作的方向。去年,海鹽縣將垃圾減量分類工作列為2017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對垃圾的收集、運輸、資源化利用和終端處置提出了具體規劃,采用科學方法分門別類進行處置。
海鹽縣9個鎮(街道)、64個行政村同步開展垃圾減量分類工作,楓葉小區、濱海一號和城西逸豪園3個住宅小區進行高標準垃圾分類試點,海濱東路和勤儉路兩條商業街創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示范街。截至去年底,全縣垃圾減量分類工作覆蓋農戶43650戶,村覆蓋率61%;有效收集村(“四位一體”環衛保潔)覆蓋率100%;同比實現垃圾減量率15%。
今年是海鹽縣垃圾減量分類工作的全面推進階段,海鹽縣將全面宣傳到戶、到人、到不同的群體,形成全縣統一的垃圾減量分類共識,繼續加大可腐爛垃圾處置能力建設,通過專項督查、志愿監督、例會推進等多種措施,確保垃圾減量分類工作落到實處,力爭城市社區垃圾分類實現覆蓋率80%以上、行政村實現覆蓋率80%以上,生活垃圾經縣處理量在2017年工作基礎上再減量10%。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縣住建局已組建起39人的生活垃圾分類督導員隊伍開展巡查工作,重點檢查物業管理小區內垃圾分類宣傳、小區居民知曉并配合、垃圾分類收集設施投放、收集制度落實、分類運輸體系落實和分類處置落實等情況。縣綜合執法局對陳舊保潔設施進行更新換代并加量,在餐廚垃圾清運車、渣土專用車車身標注明顯標識以及監督電話,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實行聯單制確保可追溯,采用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對建筑垃圾清運、生活垃圾轉運、餐廚垃圾收運等工作進行督查。
會議要求,要通過有效手段激發村(社區)、物業、居民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的積極性,形成“縣、鎮(街道)、村(社區)、物業、居民”五級垃圾分類工作責任體系;要積極探索“互聯網+”智慧分類新模式,優化垃圾分類流程和運行組織方式,提高垃圾分類效能;要研究建立健全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體系,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破解政府在垃圾處置工作中的資金等壓力,健全完善再生資源回收促進機制;要加大宣傳力度,使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主要方式群眾知曉率、城區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行為形成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意義群眾知曉率都達到100%。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