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西太洋慢行系統沿湖游步道效果圖
昨天,伴隨著陣陣機械轟鳴聲,挖掘機挖出第一鏟土,東湖街道2018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1500萬元的西太洋慢行系統正式破土動工,這一項目的開建標志著東湖街道“美麗鄉村”建設正式啟動。
開工前一天,東湖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畢惠忠滿懷信心地告訴記者,以后西太洋及其周邊一帶就是東湖的“西溪濕地”,是開發區的“后花園”。
依托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錢江經濟開發區),東湖街道不缺“高大上”的城市風景,更不缺古樸野趣的鄉村風光。畢惠忠說:“缺的是一個能夠讓人放松身心,在節假日離開都市的高品質休閑生活配套設施。”
“我們的目標是把西太洋及其周邊一圈建設成本地百姓和產業人才共享的高品質休閑生活目的地。”街道城建和環保科科長翁志明透露,下一步,街道將主攻西太洋慢行系統周邊的功能區塊建設,包括打造枇杷采摘園、濕地體驗區、風景田園區、休閑垂釣區等多個特色亮點工程,以點帶面提升村容村貌,由表及里改善村民居住和生活品質,有序推進“美麗東湖”建設。
“美麗余杭”建設如火如荼,東湖街道決心補齊這塊“短板”,以生態優先、開發并重、凸出特色為原則,將“美麗鄉村”建設首先落在西太洋濕地。
經過近年來常抓不懈的治水剿劣,這片水域面積296畝的湖泊濕地水質常年穩定在IV類水,整體的生態環境保護良好,江南水鄉村落的特色鮮明,村北有古運河流經的姚家埭村相互映襯,形成一片風光秀美、人文底蘊深厚的鄉村風景。
除了景觀上的優勢,姚家埭村還擁有特色突出的產業——枇杷。據該村村委副書記戴建松介紹,這里家家戶戶都栽種枇杷,村內種有枇杷2000多畝,也因此被譽為“枇杷村”。
美景吸引游客,提升東湖美譽度;美食留住游客,改善村民生活條件。戴建松告訴記者:“村民都很支持游步道的開建,也很期待。”根據規劃,該項目將環繞西太洋濕地建造一條全長5.8公里的濱水景觀游步道,通過配建親水平臺、水上棧道和廊橋等景觀設施,串珠成線,打造一個“落霞與白鷺齊飛,清水共長天一色”的生態休閑旅游景點,計劃在5月底的“枇杷節”前完成施工。
為配合游步道施工,沿線村民需要退地8米以上。其中,姚家埭村共涉及9個組約300戶村民,相鄰的李家橋村有40戶村民涉及。東湖街道按照每棵枇杷樹的市場均價對村民進行賠償。據了解,動員、簽約工作已在1月底開展,村委通過村民代表大會等形式告知并勸說村民。目前,姚家埭村已經進入賠償金發放階段,李家橋村的簽約工作也已進入尾聲。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