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搬起鋤頭,媽媽擼起袖子,小朋友提起和自己身高差不多的小樹苗就往山上跑。
“小心泥土!”媽媽在后面追趕著。但小男孩頭也不回,“我迫不及待地想把它種下去啦。”
寂寞一冬凍土,春來動土種樹。昨天,在春光明媚、草長鶯飛的余杭長樂林場,近500名市民參與了由杭州市林水局、余杭區林水局主辦的“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種樹”活動。
既是做公益也是給自己留個紀念
10:30的活動,9點很多人就到了。“先到先種。”穿著紅色小馬甲的志愿者們開始分發工具。種在哪里?“山上那些用小石子撒的白色小點就是。”穿著迷彩服的林場工作人員穿梭其間,不停地告訴市民。于是,鐵鍬、撬棍、鐵鏟,大家挖的挖,敲石頭的敲石頭,干得熱火朝天,不亦樂乎。
植樹的好處有哪些?問題難不倒小朋友,伶牙俐齒的馬上回答了:“樹可以美化環境,凈化空氣,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余杭美麗洲義務植樹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趁機科普:“在防治大氣污染、減輕霧霾危害方面有很大的作用。樹好比是吸塵器,能使飄塵量減少1/3至2/3;樹好比是制氧機,一天生產的氧氣能滿足60個人的需要;樹好比是吸毒器,一棵樹吸收的有毒氣體可達10余種,松柏樹、樟樹、夾竹桃等都是殺毒能手……”
來自安吉路幼兒園的小朋友靜靜聽得很認真,前一晚她特意溫習了有關植物生長的書,“是講樹的,春天發芽,秋天結果,還有年輪。”小姑娘說以前,她只在ipad上種過樹,一秒鐘就好了,而種真的樹要挖坑,埋土,用腳踩,非常辛苦。
來自阿里巴巴的魯炎是通過本報報名參加植樹活動的,“我們來自百年阿里817班,一群有情有義的同學想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種樹。一是植樹節做公益,身體力行;二是想留個集體的念想,日后可以回來看看。”
種好樹的小朋友,拿起筆,在牌子上寫上自己的名字,伙伴們相約好下次再來看的時間,并問工作人員,這些樹以后有人照顧嗎?存活率怎樣?“栽種的樹木,均落實林權單位進行后續的管理和養護,確保成活成林,各地林業部門和綠化管理部門負責監督落實,確保存活率達到80%以上。”林業部門這么肯定地回答讓大家很放心。
今年參加義務植樹已有36萬人次
“春季是一年中植樹綠化的有利時節,尤其是3月12日植樹節期間,各地都要集中組織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是公民履行植樹義務的重要節點。”市綠化辦主任、市林水局副局長陳勤娟說,植樹節前后,全市各地將組織開展“市民林”“青年林”“巾幗林”“機關林”“友誼林”“幸福林”“學子林”等一系列義務植樹基地營建活動,積極拓展社會各界參與義務植樹的載體,豐富義務植樹的文化內涵。
據了解,截至3月11日,全市已完成造林更新1.61萬畝,占省下達計劃任務48%,新植珍貴樹58萬株,參加義務植樹活動人數達36萬人次。
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40年,杭州市國土綠化事業取得了顯著成績。全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從5.3平方米提高到15.1平方米,綠化覆蓋率從29.5%提高到40.2%,森林覆蓋率從50.1%提高到65.54%。其中,森林覆蓋率連續三年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一位。
正所謂,年年植樹樹成蔭,代代造林林成森。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