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已過,臺州人的春節已經進入尾聲。這個春節,鞭炮聲比往年少了許多,這是許多市民最直觀的感受。昨日,記者采訪公安、環保、安監等部門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我市煙花爆竹銷售量下降,市區空氣質量總體良好。
煙花爆竹銷量較去年減少10%
自2006年出臺首個市區禁限銷售燃放煙花爆竹的通告以來,我市一直嚴格執行禁限規定,允許燃放的時間從原先的30天縮短到現在的5天。對于違規燃放煙花爆竹的行為,處罰也越來越嚴厲。
2017年,臺州曾對市區禁止銷售燃放煙花爆竹進行立法討論和準備,并召集了煙花爆竹相關的從業者和市民代表召開聽證會。
每年春節前后,總有一些人因為違反煙花爆竹禁限規定被處罰。2月4日上午,椒江區名豪假日雅苑一業主因“謝年”燃放煙花爆竹,被市公安局椒江分局區西派出所查獲,后被行政拘留5日。黃巖的王某想抓住節日這個煙花爆竹銷售旺季賺點錢,未經審批許可,偷偷在家門銷售煙花爆竹,結果被查獲。2月3日,王某因非法買賣、存儲煙花爆竹被黃巖區公安分局予以行政拘留6天的處罰……
春節期間,市公安、綜合行政執法、安監部門就銷售、燃放煙花爆竹行為,開展了3次聯合執法行動。市安監局分成5個檢查組,分赴全市各縣(市、區)對煙花爆竹批發公司、零售點進行檢查。
記者從市安監局審批處了解到,目前全市有6家單位或個人被列入銷售煙花爆竹“黑名單”,這些人因違反相關規定,以后再不能從事煙花爆竹銷售。
元宵節過后,街頭懸掛臨時銷售許可證和“煙花爆竹專營銷售點”標志的臨時專營銷售點已經紛紛撤離。記者從市安監局審批處了解到,今年各地煙花爆竹銷售經營戶均有減少,全市銷售點共1141家,市區290家,均較去年減少10%。
“經營戶自動退出煙花爆竹銷售的原因是多樣的,包括燃放時間的緊縮,市民燃放的氛圍改變,銷售點布點要求提高,以及近幾年銷售量下滑等。”市安監局審批處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市安監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3月3日期間,全市煙花爆竹總銷量為25萬箱,市區為9.3萬箱,較去年減少10%左右。
空氣質量總體還不錯
春節假期前,市環保局聯合市公安局、市直機關工委發出倡議:全市機關黨員干部帶頭嚴格遵守禁放規定,帶頭宣傳禁放規定。
與往年春節期間相比,臺州的污染程度明顯減輕。市環保局數據顯示,除夕至正月初六,我市空氣質量情況總體良好,4天達到了Ⅰ級(優),3天Ⅱ級(良好)。中心城區PM2.5等污染物濃度變化平緩,沒有出現因煙花爆竹集中燃放而導致的瞬時峰值。正月十五,臺州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總體為良, PM2.5日均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AQI指數為57。今年臺州市區PM2.5日均濃度較去年同期下降2微克/立方米,AQI指數下降1.7個百分點。
不同于除夕和初一和正月十五,因為“鬧上八”的傳統習俗,正月初八當晚出現了瞬時峰值。正月初八當天臺州市區為良,AQI指數73,PM2.5日均濃度53微克/立方米,今年臺州市區PM2.5平均濃度較去年同期上升9微克/立方米,AQI上升17.7個百分點。
從正月初八PM2.5小時監測數據看,臺州市區在晚上6時前PM2.5濃度變化平穩,與其他地市無明顯差異,濃度范圍為30—49微克/立方米,均值38微克/立方米,6時后由于臺州市區開始集中燃放煙花爆竹,PM2.5濃度值驟然升高,9時至10時達到最高值,均為121微克/立方米。
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對近幾年臺州市區春節PM2.5濃度變化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后認為,正月初八允許燃放煙花爆竹期間,臺州市環境空氣質量雖然總體良好,但由于目前的燃放煙花爆竹管控措施不夠完善,導致煙花爆竹集中燃放時對臺州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影響依然較大,急劇增加了空氣污染物的濃度,特別是對PM2.5濃度的增加有顯著“貢獻”,瞬間 PM2.5濃度快速上升,出現高值,進一步影響到全年的城市空氣環境質量評價結果。
因此,為改善臺州市環境空氣質量,市環保局建議,很有必要全面禁止煙花爆竹燃放或實施更有效的煙花爆竹燃放管控措施。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