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才算是生態宜居的鄉村?”“保護生態和發展會有矛盾嗎?”“總書記說,要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到底怎么樣才能做到記住鄉愁?”這些問題,都在3月2日晚央視播出的通俗理論節目“厲害了,我們的新時代”第二季《鄉村振興戰略大家談》第三集有了答案。本集節目在龍泉市寶溪鄉溪頭村現場錄制,呈現了當地美麗鄉村風情,展現了干部群眾振興鄉村的十足干勁。
據了解,該節目由中宣部理論局、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廣播電視集團聯合攝制。節目以鄉村振興戰略和“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為主線,每集分別選取一個有代表性的村莊作為錄制現場,通過邀請知名“三農”專家走入美麗鄉村,與全國典型村莊代表作現場交流,讓鄉村振興戰略講得明、聽得懂、可感知、有味道。
本集節目聚焦“生態宜居”這一主題,展現了溪頭村獨特的青瓷文化、生態風貌以及人文情懷。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原副司長方言、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昌海、浙江大學生態規劃與景觀設計研究所所長嚴力蛟等三位專家,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和農民朋友面對面交流,通過解讀、互動問答等方式,向大家闡述“生態宜居”的具體內涵,同時也為實現鄉村振興出謀劃策。
寶溪鄉溪頭村作為革命老區、古龍窯集聚地、國際竹建筑雙年展舉辦地,同時也是國家4A級景區寶溪景區的核心區塊,具有深厚的文化、生態底蘊。近年來,溪頭村還先后榮獲國家級美麗宜居示范村、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浙江最美村莊等眾多榮譽。
3月2日晚,龍泉各界干部群眾收看節目后紛紛點贊。節目播出沒多久,溪頭村黨支部書記曾志華的手機就響個不停,許多人為他在節目中的表現喝彩。他激動地說:“作為溪頭人,看著節目自豪感油然而生。當前,我們溪頭村要把鄉愁的記憶變成鄉村振興的動力,齊心協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小梅鎮毛山頭村黨支部副書記鄭寵參加了節目的錄制,幾年的鄉村工作經歷讓她感受非常深刻。她說:“作為大學生村官的一員,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看到村里這些年發生的可喜變化,我對下階段的工作充滿信心,一定當好毛山頭村鄉村振興的‘尖兵’。”
當看到節目中嘉賓嚴力蛟提出“生態宜居的環境是可以變成生態產品的,所以我們搞鄉村振興就是要把鄉愁、美麗、生態、環境變成產品,變成生產力,變成財富”后,溪頭村“古窯里”民宿業主金朝軍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2015年,闊別家鄉20年的金朝軍選擇回鄉創業,創建了“古窯里”民宿。去年,“古窯里”接待游客近3萬人次,收入達200多萬元。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