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農業與美學藝術相結合,會起到怎樣的化學反應?
春節期間,在柯城區石梁鎮城西村優美的石梁溪畔,橘樹滿園,其間一片正待開發的百畝土地上,一場與藝術相結合的“首屆中國衢州柑橘文化藝術節”隆重登場。
以“藝術振興鄉村、橘業福潤柯城”為主題,柑橘藝術節上,依次劃分為“春源”“夏華”“秋實”“冬洄”四大主題區,數十萬只圓滾滾、紅彤彤、黃澄澄的“椪柑果”“胡柚果”勾勒出二十九座巨型柑橘主題卡通雕塑,有憨態可掬的熊寶寶、兔子、鯨魚、大象、汽車、飛機等,每座柑橘雕塑的下方都有一個二維碼供游客“掃一掃”,這里的熱鬧程度絲毫不亞于各種“大花海”。
家鄉的小橘子,究竟怎樣才能玩得轉?近年來,柯城區致力于柑橘轉型提升,注冊柑橘出口基地6.8萬畝,年出口柑橘8萬噸。擁有省級柑橘精品園3個、市級柑橘精品園13個,除此之外,該區還致力于樹立柑橘文化品牌,不斷聚攏文化資源,打造城市IP。
此次柑橘文化藝術節依托設計團隊,提煉當地文化精神和內涵,促進區域品牌戰略的實現。“農業不再是簡單的農業,將農業、藝術、文化、旅游、互聯網等多元要素進行有機整合,系統運作,強化了衢州柑橘文化品牌。” 柑橘文化藝術節總策劃,中國人民大學設計系主任陳炯介紹。
藝術節邀請了中國人民大學“藝鄉建”團隊,以“藝術”的角度切入鄉村,對農業經濟、規劃、品牌、建筑、景觀、視覺傳達、文創研發、營銷等農村新需求進行探索,致力于發展農村的新產業、新業態。
藝術節還舉辦了“柑橘文化藝術節攝影大賽”“我是橘子藝術家”等主題活動,百名家長帶著兒童參加畫橘子活動,并為孩子拍下精彩的照片進行網絡投票,通過互聯網微信號吸引到近十萬人次參與量。
“衢州鄉村變化真大,不僅柑橘打響了品牌,還帶動了以柑橘為主題的鄉村休閑游,讓人耳目一新,贊!”春節假期,從上海回家鄉探親的張一言女士感慨道。“當鄉村融入了城市美學藝術,美麗鄉村也美化了這一代孩子們的童年。”市民沈文說。
探索打造鄉村振興的新模式。“鄉村不再是一成不變的靜態的,而是讓大眾參與其中,玩樂其中,只有讓人們喜聞樂見并能切身參與,才是真正有活力的鄉村文化,也是鄉村振興的文化內涵。” 藝術節負責人叢志強說。
記者手記
豐富鄉村振興內涵,需要在“特”字上著力。柯城區以“農業+藝術”為切入點,通過藝術介入打造鄉村文化品牌,推動傳統農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最終實現農村繁榮、農民富足。藝術激活鄉村,文化的滲透可以形成創意農業、觀光農業、品牌農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與升級。通過鄉村特色產業的“文化+”計劃,挖掘鄉村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教育價值,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讓一方鄉村產業展現魅力和時代風采。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