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近日公示了2017年工業集聚區水污染防治任務完成情況。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1月底,全國共有涉及廢水排放的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出口加工區等省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2356家。其中2205家按規定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2148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完成率分別為 94%、 91%。
工業集聚區水污染防治是硬任務
2015年,國務院出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其中明確規定,2016年年底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工業集聚區應按規定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2017年年底前,全國工業集聚區應按規定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
根據“水十條”的有關要求,近年來,環境保護部督促各地大力推進相關工作,并在每年年初公示進展情況。
2017年2月,環境保護部公示了2016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工業集聚區水污染防治任務完成情況,這些地區需在當年完成有關任務。
根據公示,截至2016年年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597家省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中,571家已按規定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562家已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共366家,已全部按規定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在線監控裝置。
仍有208家園區未按時完成
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基本完成任務的基礎上,2017年,環境保護部繼續督促全國其他地區做好這項工作,此次公示的就是各地的最新進展情況。
根據公示,截至2018年1月底,全國共有涉及廢水排放的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出口加工區等省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2356家。其中2205家按規定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2148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完成率分別為 94%、 91%。北京、天津、山西、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廣西、四川等9省(區、市)已全部完成任務。其余22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計208家省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未按時全部完成任務。
未按時全部完成任務的工業集聚區包括河北廊坊龍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區兩園)龍港高新技術產業園、邯鄲市曲周經濟開發區北區,內蒙古二連浩特市邊境經濟合作區,湖北邵陽市大祥區工業集中區,云南昆明市五華科技產業園,青海海北州熱水煤炭產業園區等。
這些未按時全部完成任務的工業集聚區中,有的存在一個問題,更多的則同時存在多個問題,包括未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等。
繼續強化督導各地整改工作
2017年12月,環境保護部水環境管理司相關負責人就工業集聚區水污染防治任務進展情況答記者問時曾分析了這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各地任務完成情況不平衡,有些地方重視不夠、措施不力,一些地方政策把握仍不到位等。
從最新的公示情況來看,上述問題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對逾期未完成的園區,公示指出,將一律暫停審批和核準其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并依照有關規定撤銷其園區資格。
“‘水十條’的規定很明確,誰打折扣甚至弄虛作假,一經發現就要嚴肅追責。”這位負責人表示,“地方未采取有效措施整改處理的,環境保護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行限批,并商有關省級人民政府撤銷其園區資格。”
完成“水十條”的任務,只是工業集聚區水污染防治和環境風險防范的底線要求,相關工作并不會到此為止。
據了解,下一步,環境保護部將繼續強化對各地整改工作的督促指導。同時,推動并逐步形成省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一園一檔”,并實現信息化,動態更新數據。指導支持相關地方人民政府和園區管理機構,切實發揮好主體責任,結合園區實際情況制定園區水污染治理策略。在“一園一檔”基礎上,形成“一園一策”,讓園區污水處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