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下午,不少村民都沉浸在走親訪友的喜慶時刻。在長街鎮青珠村的文化禮堂內,30余位本地鄉賢代表匯聚一堂,開起了新年的第一次“會議”。青珠鄉賢議事會是我縣首個成立的村級鄉賢議事會,去年舉辦了成立大會,今年迎來了第二屆凝結著鄉愁、鄉情、鄉望的鄉賢新春茶話會。
“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培育“新鄉賢文化”,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去年,青珠村創新鄉賢議事會機制,成立青珠村鄉賢議事會,吸引了70多名出生在青珠或曾在青珠生活、學習、工作過的大學教授、文化名人、企業家等。通過聚賢平臺的搭建,讓鄉賢議事“變散為聚”,同時健全規章制度,讓鄉賢履職“有章可循”,確保組織健康有序運行。
一年時間轉眼就過去了,不少春節返鄉的鄉賢被村莊的美麗蝶變驚艷。文化禮堂建設、中心村建設、茅山公園、村口節點工程改造等大小近10個工程已見成效。茶話會上,不少鄉賢表示,以“鄉賢文化”為主題的文化禮堂是一種立體的呈現,能夠直觀地讓所有村民了解村莊的發展脈絡。嶄新、美麗的茅山公園是村莊的一個重要門面,也是村莊的一張重要名片。過去一年,這些工程項目得到了鄉賢的點贊,提升了他們的認同感、榮譽感和歸屬感。
打造一個集鄉賢文化館、蘇東天藝術館和“文昌閣”三館合一的綜合藝術館成了鄉賢們關注的焦點。蘇榮浪老人提出,這些都是我們村莊的文化,也是我們的根,只有將這些文化元素保存起來,才能給后世子孫留一份念想,留存家鄉的文化。在議事會成員蘇海兵的帶領下,該村捐資助學蔚然成風。去年,“文昌·海兵”獎學金借青珠村古時“文昌閣”書院美名而設立,為蘇含萱等11名考上大學和重點高中的學子發放獎學金共1.8萬元,鼓勵莘莘學子形成崇文尚學風氣,弘揚拳拳赤子心。
“著力推動鄉賢參與村莊管理,實現群賢共治。”鄉賢會會長蘇小方表示,新的一年,將加強與廣大在外創業的鄉賢的聯系,主動對接有關項目,引導他們回鄉創業,有效促進資金回歸,共同建設美麗家園。
“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是長街鎮探索符合基層實際的鄉村治理模式,以鄉賢自身優勢助推村莊發展,引領鄉風文明。”鄉賢會會員、該鎮黨委副書記陳英杰說,鄉賢議事會要夯實基層組織建設基礎,強化造血功能,確保自身良好運轉的同時,接軌大交通,搶抓區位優勢,利用毗鄰省級現代農業園這一優勢,積極推動村莊特色產業發展,為村民多謀福祉,推動村莊振興。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