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要求強化事中事后監管,進一步明確建設單位在設計、施工階段的環保責任,規定建設單位在設計階段要落實環保措施與環保投資,在施工階段要保證環保設施建設進度與資金……”近期,海鹽縣環保局法規科相關負責人在該局局務會議上,領著全局上下學習了新《條例》,主要圍繞《條例》修改內容、修改背景和修改依據等方面進行了闡述講解。
為了不斷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縣環保局一直苦練內功。為了完善單位學法制度,縣環保局將學法內容列入全年局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計劃,從2017年10月起,將法律法規的學習作為每次局務會議的一項重要議程,并組織全局在編職工進行學法用法考核,提高學法用法水平。鑒于規范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工作的目的,縣環保局專門整理編印了《海鹽縣環境保護局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組織全體執法人員及中層以上干部進行學習。
既要好好學法,也要好好用法。2017年,縣環保局全力以赴做好環境案件審查辦理工作,全年共審理環境行政案件227件,受理陳述申辯24起,組織行政處罰聽證會4起,重大案件集體審議10次,作出行政處罰決定196件,發出履行行政處罰決定催告書48份,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14件,處罰金額為788.89萬元,行政復議2件,無行政訴訟案件。
為了推動實施行政處罰案件規范化建設,根據《嘉興市環境行政處罰案卷歸檔管理工作規范》工作要求,縣環保局將2017年5月1日起立案的環境行政處罰案件全部做到“調查卷”與“審查卷”分離,同時組織執法人員認真學習,第一時間將文件精神傳達給每一位執法人員,在此基礎上嚴格按照法制機構統一歸檔、保管、查閱的要求,做到“一案一檔”,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修改、增加、抽取案卷材料,案卷保管及查閱,執行檔案管理的要求。
嚴格執法是為了企業今后不再違法,因此在執法的同時不斷完善企業誠信體系建設也頗有必要。2017年,縣環保局繼續實施環保嚴重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上報14家環保嚴重違法企業,12家企業被列入2017年嘉興市級環保嚴重違法企業“黑名單”;組織開展6家列入市級“黑名單”企業的“摘帽”核查工作,完成核查資料的收集和上報工作;積極開展企業環境信用等級評價工作,31家企業被評定為環境信用等級藍色,16家企業被評定為環境信用等級黃色,7家企業被評定為環境信用等級紅色,1家企業被評定為環境信用等級黑色。
執法既要從嚴從重從快,也要公開公平公正。為此,縣環保局積極落實行政處罰結果信息網上公開制度,落實專人對已經做出行政處罰的案件,及時在縣門戶網站行政處罰信息公開欄中做好公開工作。目前,2017年行政處罰案件已全部完成信息公開,累計公開128件;已完成環保部環境行政處罰案件辦理信息系統的數據錄入,累計錄入128條。
“接下來,我局將繼續深化建章立制、實施行政處罰案卷規范建設、依法行政學習等各項工作,夯實依法行政工作基礎,強化全體人員法制意識,提升隊伍整體素質和執法能力,進一步推進環境法制建設規范發展。”縣環保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彪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