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境保護部印發了《“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編制技術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提出了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以下簡稱“三線一單”)的一般性原則、內容、程序、方法和要求,對各地建立“三線一單”提供技術指導。就《指南》的有關問題,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司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中國環境報:《指南》發布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要求加快構建三大紅線,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編制出臺《指南》,指導各地加快建立“三線一單”,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舉措。
《指南》編制是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構建“三大紅線”,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的重要舉措。早在2015年7月,中央深改組第14次會議上,就明確提出要落實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的要求。2017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快構建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三大紅線”,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推進綠色發展”等要求。2017年10月,在全國環保系統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專題研討班上,環境保護部將“構建并嚴守三大紅線”作為6項重點工作之首。部領導多次強調,編制“三線一單”,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舉措。
《指南》編制是積極推進我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具體行動。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重要制度和文件,都提出了建立并嚴守“三大紅線”、加強“三大紅線”管控的要求?!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嚴守資源環境生態紅線,樹立底線思維,設定并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將各類開發活動限制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內的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通知》要求建立空間規劃體系,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關于印發〈省級空間規劃試點方案〉的通知》《關于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等系列文件,都要求加強底線思維,強化生態環境的支撐。編制出臺《指南》,是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改革系列制度要求的具體行動。
《指南》編制是環境保護部推動戰略規劃環評“劃框子、定規則、查落實”的重點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的總體要求,環境保護部出臺《關于印發〈“十三五”環境影響評價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按照“劃框子、定規則、查落實”3個環節,加大環評改革力度,以“三線一單”為手段,強化空間、總量、準入環境管理,推動戰略規劃環評落地。《指南》從區域環境質量、環境功能維護的要求出發,核算清污染源排放強度、種類,搞明白區域允許排放量,兜得住環境風險防范的底線,推動戰略規劃環評“劃框子、定規則”,同時也為項目環評工作提供指導、依據和支持。
中國環境報:《指南》的總體思路與要求是什么?
答:《指南》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為基礎,劃定環境管控單元,在一張圖上落實“三大紅線”的管控要求,編制環境準入負面清單,構建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工作定位:《指南》主要用于環評管理,兼顧為其他環境管理工作提供空間管控依據。重點是通過“劃框子、定規則”,優化空間布局、調整產業結構、控制發展規模、保障生態功能,為戰略環評與規劃環評落地以及項目環評管理提供依據和支撐,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產生活方式提供抓手。
總體思路:與當前環境質量管理與自然資源管理各項工作充分銜接,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將行政區域劃分為若干環境管控單元,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轉化為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防控、資源利用效率等要求,編制環境準入負面清單,構建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基本原則:《指南》提出了加強統籌銜接、強化空間管控、突出差別準入、實施動態更新、堅持因地制宜等5項基本原則。各地應統籌銜接各項相關工作,尤其是生態保護紅線、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十三五”生態環保規劃等相關工作基礎,綜合制定適合地方管理需求的“三線一單”方案,強化“三線一單”成果的空間落地與管理。
適用范圍:《指南》適用于地市級行政區域的“三線一單”編制工作,其他尺度區域的“三線一單”編制工作也可參照執行。編制主體為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根據轄區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情況和要求,因地制宜制定“三線一單”方案,為本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提供系統化、科學化、精細化的平臺。
中國環境報:《指南》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指南》包括8章30節、4項附錄,提出了建立“三線一單”的一般性原則、具體技術要求、成果要求,以及工作底圖制作、大氣與水環境模擬評價要點、信息平臺建設等4項目規范性附錄。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識別生態空間。充分銜接并遵從目前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管理的相關要求,對于已經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的地區,要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方案和管控要求;對于尚未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的,按照《環境保護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指南〉的通知》和相關要求劃定管理。同時,在生態保護紅線之外,識別重要生態功能區、保護區和其他有必要實施保護的區域等生態空間,實施限制開發,分區管控。
二是明確環境質量底線,實施環境分區管控。按照環境質量不斷優化的基本原則,以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銜接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管理要求,確定分區域、分流域、分階段的環境質量底線目標要求。以環境質量底線目標為約束,測算環境容量,評估環境質量改善潛力,綜合確定區域大氣、水環境污染物允許排放量和管控要求。解析大氣、水環境結構、過程、功能上的空間差異,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與風險評價,識別大氣、水、土壤環境優先保護與重點管控區域,實施分區管控。
三是完善資源利用上線,提升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效率。銜接各地區資源能源“總量和強度雙管控”要求,以改善環境質量、保障生態功能為目標,考慮生態安全、環境質量改善、環境風險管控等要求,完善水資源、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和能源消耗的總量、強度、效率等要求。堅持自然資源資產“保值增值”的基本原則,利用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加強對自然資源數量減少、質量下降區域的自然資源開發管控。
四是劃定環境綜合管控單元,實施環境綜合管理。為了便于地方管理,將“三大紅線”的管控分區,銜接行政邊界,建立功能明確、邊界清晰、網格化的環境綜合管控單元,實施分類管理。
五是落實“三線”要求,建立環境準入負面清單。以各類環境管控單元為對象,將以“三大紅線”為核心的環境管控要求,轉化為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防控、資源開發效率等方面的管控要求,建立各環境管控單元的環境準入負面清單,明確禁止和限制的環境準入要求。
中國環境報:《指南》有哪些特點?
答:一是強調與相關工作的充分銜接。一方面,注重與環境保護部正在開展的各項工作充分銜接,尤其是與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大氣、水、土壤三個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實施,戰略和規劃環評推進,總量管控與排污許可證管理等工作緊密銜接,充分銜接相關工作的思路、基礎、技術方法和管理政策,保持工作的銜接協調性。另一方面,注重與相關部委工作的銜接。尤其在資源利用上線方面,在充分銜接現有資源管理制度政策的基礎上,《指南》強調從生態安全、環境質量改善和環境風險管控等角度,提出完善自然資源開發管控的環境要求。
二是強調管控要求的系統整合。“三線一單”并不替代當前各部門、各部委環境質量、資源管理等相關技術要求與管理規定,而是強調對既有技術方法、管理政策的整合。《指南》強調以環境質量與安全維護為基準,將相應的管理要求與任務措施整合起來,形成一套系統性、精細化、空間可落地的環境質量管控要求,提高環境管理的系統性,支撐空間規劃。
三是強調各項管控要求的空間落地。環境質量管理向精細化轉型,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治理要求落實到全國1784個控制單元,京津冀地區實施了3*3公里大氣網格化監管。“三線一單”在此基礎上,建立分辨率較高、坐標統一、落位準確的環境空間基礎數據庫,開展環境系統評估,在一張圖上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的管控要求,并將各類管控要求落實到不同的環境管控單元,制定環境準入負面清單,實現生態環境管控要求的系統落地。
四是強調技術方法與成果的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吨改稀方缍恕叭€一單”劃定的一般要求和技術方法,同時明確了全國不同地區,根據所處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環境問題和生態環境管理基礎,可以根據《指南》規定的一般原則和方法,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地采取科學實用、合理可行的技術方法,制定符合國家要求和地方特色的“三線一單”方案。鼓勵各地區積極開展技術方法和管理模式創新,為完善“三線一單”技術方法和管理制度提供實踐經驗。
中國環境報:《指南》下一步如何實施應用?
答:推動各地加快建立“三線一單”的環境管控體系,是環境保護部的一項重點工作,環境影響評價司將盡快組織推進。一是抓緊做好《指南》的宣貫、培訓工作,讓各地深入理解“三線一單”工作的任務和技術要求。二是結合長江經濟帶戰略環評,率先在長江經濟帶12省市(含青海)推進開展“三線一單”編制工作。三是加快完善“三線一單”的配套措施,包括數據共享標準要求,推動建立區域、規劃、項目環評的管控體系,做好與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相關改革舉措、有關法律法規制修訂的銜接。四是研究提出區域國土空間環境評價工作方案,指導其他省、市開展“三線一單”編制工作。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