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保障青山依舊、實現綠水長流、推動茂林恒翠、引領良田永固、促進百湖常清
打造“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麗鄉村,讓游客流連忘返;打造會呼吸的海綿城市,讓外人艷羨不已;開展“松柏山保衛戰”,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貴州貴安新區堅定不移推進綠色發展。
打造山水之都田園之城
2017年,貴安新區圍繞國家賦予的三大戰略定位,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朝著加快建成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幸福宜居、特色鮮明的國際化山水田園生態城市的目標前行,傾力打造山水之都田園之城。
貴安新區圍繞“打造全國海綿城市貴安樣本”的目標,堅持低沖擊開發模式,積極建設海綿城市,探尋厚植生態文明理念的城市發展模式,打造一個會“呼吸”的綠色家園。截至2017年12月底,貴安新區海綿城市建設已完工項目23個,完工區域面積6.62平方千米,在建項目52個,在建區域面積12.93平方千米,累計完成海綿投資34.24億元。
貴安新區根據各村寨的特色,將傳統文化、農業園區、文化觀摩園、生態農業、園林花卉、村寨景區、農家餐飲等旅游文化產業引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打造高效農業型村寨、旅游精品型村寨、民俗體驗型村寨、科技創新型村寨等四型村寨,探索“美麗鄉村+N”的發展新路徑,力爭各個村寨形成獨特魅力,突出特色產業發展和地域文化保護,嚴禁千篇一律、千村一面,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的“一村一品”,形成統籌城鄉發展的多種途徑和模式。
2017年,貴安新區完成美麗鄉村項目投資9362.18萬元,初步完成20個村寨的美麗鄉村建設任務,涉及打造生態旅游、民族文化旅游、鄉村旅游、休閑農業和農家樂為主的旅游項目,一條條亮麗的風景線讓游客流連忘返,也讓群眾脫貧致富。
關停拆除污染企業
2017年,貴安新區重拳出擊,亮出“生態利劍”,啟動了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企業關停拆除攻堅行動,采取多部門聯合執法的形式,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60家污染企業進行整治,協同配合倒逼污染源、落后產能自行關閉拆除。目前,貴安新區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企業關停拆除攻堅行動工作小組正在積極開展搬遷拆除工作。
為保護群眾的飲用水安全,2017年7月,貴安新區制定了“松柏山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綜合整治工作方案”,開啟了10多個部門聯合的“松柏山保衛戰”。先后開展了10次大型聯合執法行動,共拆除松柏山生態園區、松柏山觀蔭塘、茅草村、黨武村等地51棟1萬余平方米的違法建筑,修復生態河道10萬余平方米,取締非法運營船只17條。
貴安新區以“山水之都·田園之城”作為發展目標,秉承建設“感性自然、理性城市”的低沖擊開發理念,將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保障青山依舊、實現綠水長流、推動茂林恒翠、引領良田永固、促進百湖常清。針對“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作,貴安新區于2017年編制完成了《貴安新區直管區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實施方案》和《貴安新區直管區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規劃》。方案和規劃為“貴安新區成為資源能源富集、生態環境脆弱、經濟欠發達地區轉型發展和綠色崛起的先進典范”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
實施生態環境工程
2017年,貴安新區積極推進直管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淘汰燃煤鍋爐,推廣清潔能源,全年共計淘汰鍋爐54臺,共139.5蒸噸;在大學城、產業園區等使用天然氣作為主要能源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鄉鎮居民和企業使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開展聯合執法,積極推進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對違法行為進行嚴肅查處,共查處企業8家,罰款34.547萬元,有效控制了建筑揚塵污染。
貴安新區率先在城市建設中彰顯具有山地特色的生態風貌,守好山上、天上、水里、地里四條底線。陸續實施“十河百湖千塘”“五區八廊百園”“綠色貴安三年會戰”“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保護實施行動”“退耕還林還草還濕三年行動”和海綿城市試點等生態環境工程,對新區的14條河流、131個湖泊、515個水塘進行改造提升,累計綠化造林近5萬畝,森林覆蓋率新增3個百分點。重點打造特色精品果園和精品園林,建成精品園林1萬余畝、精品果園5個。探索生態高敏感地區綠色發展新模式,啟動安平生態區的規劃建設,安平生態區包含生態保護與修復體系、水環境五水體系、智慧生態體系、制度與保障體系等七大體系,旨在打造成為西南地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先行樣板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標桿。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