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木業年產50萬立方米定制家居基材項目,近日在江蘇省宿遷市竣工投產。隨著這一亞洲最大的刨花板生產線投產,不久的將來,京杭大運河經濟帶會迎來重量級的成員。
“去年初項目開工建設,8月一次性聯動試車成功并生產出首張刨花板,4個月后竣工投產,刷新了我國乃至世界人造板產業建設史上同類裝備建設速度最快的紀錄。”大亞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曉龍介紹。刨花板是指由木材或其他木質纖維素材料制成的碎料,施加膠黏劑后在熱力和壓力作用下膠合成的人造板,可以用于家具制造、建筑工業及火車、汽車車廂制造。
這是大亞集團在全國范圍內投資興建的第九條人造板生產線。項目全負荷運轉后,預計年銷售額達7億元。規劃分三期建設,一期刨花板項目屬亞洲最大,二、三期計劃建設飾面板材、定制家居部件等項目,形成家居部件以及產品產業鏈。
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秘書長石峰介紹,我國林產工業已經躍上了3萬億元的新臺階,推動這一奇跡的是一個個打造生態產業鏈的企業。國家林業政策提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加劇了人造板等木制林產品行業洗牌與整合的步伐,產業綠色發展成為企業必然選擇。
大亞在宿遷建的這條生產線,走的就是循環經濟發展之路。利用林業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豐產商品林等資源,所用的原材料都是森林采伐剩余物(枝、椏、根)、林業加工剩余物(邊、皮、角料)、木品加工剩余物(刨花、木屑、碎料),木材利用率更高。
為何落地宿遷?“宿遷是華東地區速生楊人工林最豐富的地區,產業鏈完整,有豐富的砍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等原料可再利用。”大亞人造板集團副總裁康伯年介紹,全國最大的普通木材進口港太倉港和全國最大的高檔木材進口加工基地張家港,都和運河相連,原料充沛。
“大型綠色生產線集中投產,將對市場形成擠壓。”康伯年分析,中高檔板材貨源趨于穩定,中小廠家會被迫每立方米降價50—100元。“更大利好體現在整個定制家居的發展上,加工需要的基材將更豐富、質量更好、價格會更便宜。”
大亞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模式,一面與世界知名人造板設備供應商及其技術團隊進行深入合作與研究;一面通過公司博士后、研究生工作站平臺,加強與高校、專家的合作與交流,成立大亞管理學院、研發中心等機構。“通過生產一代,試制一代,研究一代和構思一代的持續科技創新,搶占行業技術制高點,大亞人造板走在了中國智造的前列。”陳曉龍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