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撥又一撥市民往婺城區長山鄉東屏村村民方桂清家跑。原來,他們是來領取之前預訂的枇杷蜂蜜的。每斤售價達120元,這價格比一般市場價可高出不少。
熟悉方桂清的人都知道,他養豬多年。前幾年,婺城區全域推行養殖業污染整治,他家300多平方米的養豬場被關停拆除。通過全區蜜蜂扶持項目,方桂清領到政府免費贈送的20群蜂,并且得到養蜂大戶陳日明手把手的技術指導。現在方桂清這批蜂產的枇杷蜂蜜已被預訂一空。自收獲轉型養蜂以來的第一桶金后,嘗到甜頭的方桂清們準備擴大蜜蜂養殖規模。他們成為婺城探索“美麗經濟”再升級的縮影。
近年來,婺城區積極調整畜種結構,降低生豬、家禽等耗糧性畜種比例,提升以蜜源為食的蜜蜂比例,引導畜禽養殖戶轉產從事綠色生態甜蜜的養蜂事業。通過結合實際,婺城區農林局出臺相應政策,發展中蜂養殖,同時組織開展中蜂養殖技術培訓、“送蜂下鄉”等活動。得益于此,全區涌現了一批像方桂清一樣成功轉型的生豬養殖戶,沙畈鄉農民李秀明就是其中之一。李秀明原有養豬場存欄140頭,轉產養蜂后年收入由3萬~5萬元提高至7萬~8萬元,實現由臭烘烘的“豬倌”向甜蜜蜜的“蜂王”華麗轉身。
在畜牧業由傳統向現代轉型時,婺城也曾經歷了轉型升級之痛。2016年,保留的44家養殖場按照“創特色、促融合、出精品”的升級理念,啟動美麗牧場創建。截至目前,全區44家養殖場均已基本達到美麗牧場創建標準;其中,通過省級美麗牧場驗收已達12家。
作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美麗牧場標桿和樣板,浙江美保龍種豬育種公司因其獨特的莊園式養殖場,現代化豬舍、科研中心、蔬菜溫室、濕地系統等附屬設施,形成綠色養殖模式,吸引了來自歐洲、非洲等地多個國家專業人士前來考察學習。
除發展美麗牧場外,婺城區著力探索發展農旅結合模式,延伸產業鏈條,變美景為“錢景”。雅畈鎮殿后村組建的集蜂旅結合、蜂業文化于一體的特色基地,每年吸引游客近1萬人次,年產值達500余萬元,深入挖掘蜜蜂特色農產品的文化內涵,促進農業經營從“賣產品”向“賣文化”“賣健康”轉變,實現養蜂業與旅游文化、養生文化互助發展。
如今,曾經“低小散”的養殖戶轉型甜蜜事業,經營風生水起;昔日臭氣熏天的養殖場蛻變為美麗牧場,化身為一棟棟白墻黛瓦的豬舍、一條條整潔寬敞的道路、一處處錯落有致的綠化……一幅幅美麗經濟新畫卷正在婺城徐徐展開。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