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進剛剛捧回“中國人居環境獎”的安吉蔓塘里村,鄉道蜿蜒,白墻黛瓦一路點綴,復建的古宅,新建的仿古戲臺,粉刷一新的農家墻院,現代化的精品村莊,讓人流連忘返。從原本的環境雜亂到如今的“全國人居樣本”,這個只有112戶、 400多人的小山村能實現美麗蛻變,正是得益于拆違和規劃整治。
臟亂差中實現鄉村的“改舊換新”“低小散”蛻變成美麗商業街,廢舊廠區釋放新產能,城中村改造讓城市更美好,舊住宅區改造讓老小區換新顏……新年伊始,回首剛剛過去一年城鄉蝶變的進程,不難發現“三改一拆”“城中村改造”“四邊三化”“無違建”創建、“治危拆違”等印記已遍布全市各個角落。
“去年累計完成‘三改’ 6408萬平方米、‘一拆’ 2118萬平方米,分別完成年度目標的711.98%和352.93%,拆后土地利用率達94.84%。”從市“三改一拆”辦公室了解到,湖州市在“三改一拆”交出亮眼成績單的同時,“四邊三化”專項行動也向縱深推進,去年以來整治完成省級重點問題91個、自查自糾問題點位198個和“藍色屋面” 5.12萬平方米。藍色屋面、廣告牌整治以及精品示范道路創建等工作如火如荼開展,亂堆亂放的雜物騰空了,違建的棚屋廠房消失了,沿線的廣告牌也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青翠的綠化帶,色調鮮艷的墻繪,道路兩側開闊、清爽、敞亮,處處綻放美麗風景。
“治危拆違”方面,同樣也是可圈可點。去年,湖州市突出重點地區、重點路段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細化量化標準,創新運用網格化管理、航拍、衛片遙感檢測等信息化技術手段,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完善了政策配套、細化了工作目標任務,為“無違建”創建提供政策保障。同時,以“騰”“拆”“修”“控”的方式完成城鎮危舊住宅房屋治理改造1321幢、49.24萬平方米,提前完成省定的三年目標任務。“通過‘改拆整建’四手聯彈、統籌推進,僅去年全市就拆出了4.8萬畝的空間,其中4.6萬畝是寶貴的建設用地,為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騰出了大空間、大平臺。地標建筑拔地而起,中心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了106平方公里。”采訪中獲悉,在城市發展空間進一步擴大的同時,拆改倒逼為“換鳥”騰出了籠子,一批集聚、綠色、循環發展的示范項目建成投產。去年以來,通過拆改共淘汰落后產能企業82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 8.9%、9.6%、 13.8%。通過大刀闊斧整治,城中村、“爛尾樓”、小集鎮“臟亂差”等現象也得到徹底改觀,新增綠化近1000萬平方米,大大改善了生活環境,切切實實提升了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