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惠州: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創造美好生活

發布時間:2018-01-11 09:08:12 來源:人民政協報 記者 林儀 揭春雁 王丹 林儀 揭春雁 王丹

  2017年12月2日至3日,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惠州年會高峰論壇在惠州舉行。各行業專家學者來到惠州,直接感受了惠州美、東江清、生態美的獨特魅力。

  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廣慶點贊惠州真正實現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互融共贏,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完全體現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本質要求,也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一個可參考可借鑒的樣本。

  誠然,“山水”是惠州的招牌。近年來,惠州市委、市政府堅持綠色引領,率先提出了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的目標定位。“‘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可以互融共贏,關鍵是要守住生態底線謀發展。”惠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奕威表示,黨的十九大將“美麗”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之一,這就要求我們在發展過程中必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綠色化”為引領,處理好發展過程中人與自然的關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更為重要的是不忘初心,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綠色

  惠州“主旋律”

  綠色,是惠州的底色,以“綠色”為發展“主旋律”的惠州樂章始終在奏響。從2006年提出“生態旺市”戰略,到2011年提出“綠色發展”思路,再到2013年提出“五位一體”綠色跨越發展道路,2016年提出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作為城市發展目標定位。對此,惠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麥教猛表示,綠色發展理念是一脈相承,層層遞進,體現了惠州對綠色發展理念的堅守和篤行。

  惠州的發展經驗表明,發展大工業,也可以杜絕重污染,實現經濟快速增長,也可以保持天藍水清。其秘訣體現在城市規劃、體現在招商“選”資、體現在技改升級、體現在河涌整治、體現在為一條江一座山一個湖立法、體現在全民生態意識的提高,體現在這個城市發展的全過程、全領域。

  2015年,惠州在廣東省率先制定實施低碳生態規劃,以“碳規”引領推進“多規合一”,強化源頭管控,修訂《全市招商選資環保指引》和《企業投資管理“負面清單”》,堅持執行“三個限批”和“三個一律不批”,對項目準入念起了“緊箍咒”。

  在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惠州年會高峰論壇市長熱點對話活動上,麥教猛分享了一個舍與得的故事。幾年前,美國有一家企業計劃到惠州投資落戶,項目投資額約為2億美元,預計實現稅收2億元,但是因為達不到環保要求,惠州最后拒絕了這個項目。而這也并非個案,據麥教猛介紹,“惠州平均每年環保否決率超過10%,近三年來否決項目超過600宗。”

  經濟社會發展既要算“經濟賬”,也要算“生態賬”,這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題中之義,也是“美麗中國”建設的大勢所趨。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惠州迫切謀劃形成關于生態環保以及綠色發展更加全面的制度體系和體制機制。實際上,2017年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已明確提出,健全綠色發展機制,嚴格執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考核評價制度,實施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審計,并探索構建GDP與GEP“雙核算、雙運行”體系。

  自從成為全省首批有地方立法權的城市后,2016年,惠州制定的首部地方性法規劍指西枝江水系水質保護。為一條江立一部法后,2016年底,惠州又著手為一座山———羅浮山立一部法,2017年,惠州市又把立法目光投向了西湖保護管理。為一條江、一座山、一個湖立法的背后,正是惠州這座城市對于綠色發展理念的堅守,用法律紅線守住了生態底線。

  得益于對“綠色”發展的堅守,惠州的好生態在全國聲名遠揚,先后摘得10多個與生態相關的“國字號”榮譽,成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

  現代

  以創新驅動構建綠色產業體系

  一座城市要實現綠色化發展,產業綠色是重要的“引擎”。而建設美麗中國,需要現代產業的支撐,需要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讓產業發展邁向高端化、低碳化、綠色化。

  在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惠州)展上,百余家企業展示了水處理、大氣治理、固廢處理、環境監測等生態環保領域的先進技術、產品、設備、助力產業綠色化。

  實際上,惠州正是這方面的佼佼者。在大亞灣區,凱美特公司將石化加工后剩余的氣體嚴格提純后生產食品級二氧化碳,銷往全球;在博羅縣羅浮山腳下,景田百歲山礦泉水項目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礦泉水生產基地,連續10多年中國出口量最大,同樣銷往全世界……

  在發展大工業、大石化的背景下,惠州保持近岸海水水質全省最優、空氣質量穩居全國74個重點監測城市前列,靠的正是創新驅動。位于仲愷高新區的潼湖生態智慧區,聚集了一大批創新資源。思科潼湖科學城、華大基因、碧桂園創新小鎮、中國高校(華南)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等一批高端項目在這里扎根,還有22所高等院校研究院、哈工大國際教育科研基地等。未來,這里將成為引領惠州全市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的強大“內核”。

  近年來,惠州還狠抓產業結構調整,精算生態賬,著力做好產業發展“加減法”。一方面,推動節能降耗做“減法”,突出抓好電力、水泥等高耗能行業和重點企業的節能降耗工作,加大傳統產業低碳化改造力度;另一方面,發展綠色產業做“加法”,積極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商貿服務、現代物流、休閑旅游、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促進產業低碳化發展。

  正是這一系列舉措,夯實了惠州綠色發展的產業基礎,促進了生產方式綠色化。以綠色為引領,惠州已經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為支柱,汽車與裝備制造、清潔能源等產業共同發展的“2+2+N”現代產業體系。

  生態與經濟齊飛共舞的背后,是惠州以創新驅動構建的綠色產業體系。2017年前三季度,惠州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62%和40.5%,均處于全省領先水平。此外,惠州還成功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市,正打造更具創新特質的智造高地,力爭2020年成為國家創新型城市。

  山水城市

  人人共享“綠色福利”

  如果說產業綠色化帶來的是經濟質量和效益的提升,那么生活綠色帶來的將是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目前,惠州所有的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城市公園和市區風景區均免費開放,讓“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園里”留住惠州人的“美麗鄉愁”。

  “在惠州,新鮮空氣撲面而來,你可以任性地深呼吸。”2017年春節假期,惠州接待游客達448.78萬人次。來自北京的張先生到惠州第一天,就在微信朋友圈曬旅游感受。從象頭山、羅浮山再到南昆山,從西湖、紅花湖再到東江,千山競綠、萬水皆清。惠州正以綠水與青山相伴、都市繁華與田園風光交相輝映的“美麗”姿態,向世人展現著無窮魅力。

  建設生態文明,讓人人共享“綠色福利”。惠州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堅持城鄉一體統籌謀劃,增綠、治水、大氣治理協調推進。

  讓城市生態環境“活起來”。近年來,惠州投入了“3個100億元”“大手筆”系統推進河涌整治工作,100億元整治市區14條河涌,100億元推動淡水河、潼湖流域“兩河”污染整治,100億元整治縣、鎮、村河涌污染,“治、控、管”并舉,把一條條河涌打造成融合特色景觀文化的水生態廊道,為民眾造就更多充滿詩情畫意的棲息之地。

  同時,惠州開展了包括清潔先行、清水治污、綠滿家園在內的“美麗鄉村”三大行動,采取配備保潔員、建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見縫插綠等措施,讓惠州農村“脫胎換骨”:清水繞村流,美景惹人醉,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通過努力,惠州成功獲評“國家森林城市”:2016年全市森林覆蓋率62.42%,城市人均擁有公園綠地面積17.85平方米;東江干流惠州段水質保持優良,全市飲用水源水質100%達標;全市省級生態鎮、各級生態村占比超過80%……讓老百姓都能享受到“綠色福利”。

  改善民生讓市民更有獲得感,這是一個縮影。5年前,惠州被確定為廣東省首個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改革試點市。試點3年間,惠州財政投入基本公共服務資金累計超過340億元,在10個領域實施了542個基本公共服務項目。過去5年,惠州政府公共服務滿意度連續4年排全省第一、1年排第二,還獲評全國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市,是名符其實的惠民之州。

  “我們踐行的是新發展理念,播下的是綠色的種子,改善的是生態的環境,提升的是群眾的生活水平,帶來的是‘五位一體’協調發展,惠州的實踐證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基層實踐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陳奕威說。

  2017年12月初,《惠州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年)》正式出臺,明確了不少新思路、新舉措,惠州將從構建綠色國土空間開發新格局、建立綠色發展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構建安全的生態格局、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良好社會風尚等7項主要任務著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建成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加碼。

  “天地有道,心歸自然。”惠州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不斷探索創新,全面推進綠色發展,扮靚“美麗惠州”,譜寫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建設新篇章,為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標簽:惠州;綠色發展;生態文明;生態;惠州市;創新驅動;綠色產業;中國生態;發展;東江責任編輯:季建榮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