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命名為“中國葡萄之鄉”的上虞區蓋北鎮,農民種植葡萄1.2萬畝,估算年產葡萄廢枝在1000噸以上。以前葡農對葡萄廢枝的處理,要么露天焚燒,要么轉運到別處進行填埋,影響環境。如今蓋北鎮成立秸稈回收中心,葡農把大量修剪下來的葡萄廢枝運輸到回收中心過磅、結算,再由回收中心把廢枝統一運輸至一家生物質燃燒發電企業,進行循環利用,變廢為寶。
記者覺得,要想真正治愈秸稈焚燒這一頑疾,除了一些必要的宣傳教育和懲罰措施外,不妨依靠科技創新。蓋北鎮把葡萄廢枝集中回收用作生物質燃燒發電,就是具體一例,讓秸稈得以回收利用,這是關鍵。
據報道,上虞區章鎮鎮靈運村種植大戶管志新,不僅把自己農田里產生的秸稈加以綜合利用,而且建立了一個虞南地區秸稈綜合回收利用收購站,把收購進來的秸稈送到當地的晶樂塑粉廠,由該廠利用生物科技進行再加工,轉變成有機肥,從而實現了廢物再利用。再如,地處杭州灣上虞經濟開發區的春暉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前幾年上馬了一項生物質燃燒發電的再生能源技術,在全區設立了10多個秸稈收購站點,按規定價格收購,統一運輸,統一貯藏,為農民處理秸稈打開方便之門。由此可見,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推動秸稈資源化利用不失為杜絕秸稈焚燒的一個妙招。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