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的改善與每個市民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為了進一步推進精準化治氣,秀洲區在2017年12月新建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目前,該監測站處于試運行階段,下一步將正式投入使用,為全區治氣工作提供更精確的數據支撐。
據了解,長期以來,秀洲區的環境空氣質量數據都依靠市里的監測站提供,數據來源覆蓋廣,不能精準量化反映秀洲區的空氣質量,區治氣辦、區環保局等部門也不能切實根據數據的變化,有針對性對全區治氣工作進行精準化治理。
“之前全市的3個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分別位于嘉興學院、清河小學和南湖區殘聯附近,秀洲在空氣監測監管方面一直存在短板。”區治氣辦相關負責人說,一個區域的空氣污染來自多種污染源,因此需要精細化的污染源解析,并進行定量分析。秀洲的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建立后,將有助于秀洲建立科學、精準化的治氣模式,市民也能在空氣質量發布APP上實時看到秀洲的空氣質量,進行有效監督。同時,依托市治氣辦統一招標工作,全區將陸續建立8個PM2.5、PM10等自動監測點,對8個主體做好每月監測與排名。
隨著“互聯網+”的因子全面注入基層工作,秀洲區的治氣步伐也朝著科技化、精準化、縱深化發展。2017年9月,秀洲區治氣辦就借助秸稈焚燒智慧管控平臺,分別在5個鎮進行秸稈焚燒模擬場景試驗,用科技創新服務補齊農村大氣管控的短板。以后執法人員只要拿出手機,就能隨時隨地監測到秀洲區田間地頭的火苗、煙霧等狀況,實現24小時監控。為了盡早摸清全區空氣污染源種類、數量等數據,污染源清單大數據庫也在籌劃建設中。目前秀洲區治氣辦正積極與第三方取得聯系,計劃按照全區各行業分類進行全面細致排摸,探索建立污染源清單大數據庫。
據了解,近年來,秀洲區不斷推進精準化、系統化治理,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精準治氣的方案。在2017年8月,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設計研究院兩位專家就實地走訪了位于油車港鎮的多家植絨企業,并為企業制定“一企一策”整治方案。
“我們將利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提高對大氣環境污染源多要素、多時相、多維度的全面感知和實時監控能力。”秀洲區治氣辦相關負責人說,這些都將為監管執法和下一步的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比較明確的方向。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