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鎮海區環保局獲悉,作為全國重要石化基地,鎮海區提前一年基本完成有機污染物三年治理任務,累計投入治理資金9100萬元,完成五大類60家重點企業整治,初步估算可削減揮發性有機物排放2000噸。
“鎮海區石油化工企業較多,這些企業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給大氣污染防治帶來了巨大壓力。”該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該區啟動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全過程深度整治和全覆蓋長效管控,區域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水平得到明顯提升,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逐步得到控制。
環境監測人員在企業進行揮發性有機物采樣。(章佳紅 馮瑄 攝)
在深度整治過程中,鎮海區嚴控源頭準入,除符合要求的生態功能區域和規劃集聚區外,禁止新建、擴建石化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較大行業的項目。新上排放量1噸的項目,區域內必須相應關停排放量2噸的老項目,新、擴、改建排放有機物的項目必須按照國際通行標準建設。統計顯示,自有機污染物治理以來,該區審批涉揮發性有機物項目72個,因環保準入問題否決項目5個;87個新、擴、改建項目實施總量替代,替代量265噸。
為了防止揮發性有機物“跑冒滴漏”,鎮海區在石化、化工、化學品儲運等企業中開展泄漏檢測與修復,全面檢測量小點多的管道、閥門等容易發生有機物泄漏的點位,并及時修復。目前完成治理的60家企業全部實現過程密閉管理,累計檢測點位257萬余個,泄漏率0.42%。
監管同樣重要。鎮海區加快建立完善揮發性有機物智能化監測體系,打造有機物智能管控平臺,在石化聚集區域設置大氣環境特征污染因子自動監測系統,實現對全區石化集中區域和重點企業有機物無組織排放的全天候、自動化監測、預警。目前,已有43家重點揮發性有機物企業安裝在線監測設備,建成區域性大氣環境監測系統13套,其中特殊因子監測系統7套,布點密度國內領先。
鎮海區還在全市率先試點石油化工、包裝印刷等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已累計征收排污費1737萬元。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