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4時,寧海縣岔路鎮下畈村的老黨員周賢科就準時出現在垃圾投放點旁,認真檢查村民的垃圾分類情況,逐一進行現場指導,“一開始是我帶著冊子挨家挨戶解釋政策,現在可是村民主動拎著袋子來找我。”
美麗鄉村,離不開潔美二字。為了破解垃圾分類這個難題,寧海縣在胡陳鄉、岔路鎮試點垃圾分類的基礎上,通過黨建引領,強化黨員責任意識,讓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動每個村民做環境保護的踐行者。
“其實,早在2016年,我們村就開始垃圾分類試點工作,但因村民接受程度差、獎懲機制缺乏等問題,阻力重重。”胡陳鄉梅山村黨支部書記蔣善斌說。2017年以來,該村依托黨員聯戶全覆蓋行動,深入開展“黨員+農戶”的垃圾分類網格化管理機制,讓黨員分頭到親戚、朋友、鄰居家做動員。
一名黨員、一名村干部、一名村監督員以及若干個村民代表,這樣細分到戶的“3+N”管理機制,沒多久就“治”出了成效。“今早我帶隊對全村165戶人家進行了抽查,結果非常理想,絕大多數農戶自覺參與垃圾分類,只有一家分錯了類。”蔣善斌說。
而在下畈村,同樣通過黨員帶頭示范、手把手指導,成了“美麗鄉村”的樣板村。下畈村黨支部書記周方權說,一開始不理解、犯嘀咕的村民漸漸地開始主動參與,垃圾分類的準確率由一開始的60%提高到現在的98%以上,村容村貌也隨之煥然一新。“別看只是垃圾分類,這背后可是基層黨組織在發揮組織力、凝聚力。”岔路鎮組織委員鄭珍宏說。
據統計,寧海縣目前已組建463支“垃圾分類”黨員志愿服務隊,推動363個行政村垃圾分類全覆蓋,村莊的垃圾分類準確率均超過90%。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