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遂昌三仁畬族鄉坑口村河道旁的田園觀光自行車體驗道工程建設正如火如荼進行。看著眼前這一繁忙的景象,坑口畬族風情農場老板鄧愛梅心里美滋滋的:“兩千米的體驗道建成后,美化了田園景色,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肯定能為我的農場帶來一大波游客!”
坑口村是個少數民族村,以筍、竹、茶葉、水稻制種等產業為主。近年來,該村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將理論水平和草根智慧相結合,因地制宜在保證防洪抗旱的基礎上融入了水景觀、水產業、水文化等功能,讓農村基礎設施逐步完善,農業產業也走向多元化。
去年,坑口村又進行“河權改革”,把水力資源和鄉村旅游相結合,綜合山塘、水庫、河道經營權承包給村里的合作社——坑口畬族風情農場。“承包了村里的河道后,我們利用河道開發溯溪、打水仗、抓魚、捉螃蟹、休閑垂釣等旅游體驗項目,這樣也可以增加農場的經濟收入。”農場主鄧愛梅說,村里的水資源極大地豐富了自己的旅游產品。
“承包單位每年上交5萬元承包款,村集體利用這筆資金,以河養河,雇用專職管護人員專門負責河道、山塘水庫的衛生保潔,壩堤河岸花木維護、魚類保護,安全隱患排查等工作。”坑口村黨支部書記藍松法介紹,第三年開始村集體也可以換取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入股承包,目前該農場年收入大約20萬元左右,三年后可達50萬元以上。
“按照這樣的承包模式開展,三年后可增加村集體經濟10萬元以上。”藍松法說,河權改革承包到戶不僅可以讓河道、山塘、水庫更干凈,有利于魚蝦、泥鰍等生存繁衍,保證河道的生態平衡,讓農村更加美麗。也可以增加村集體收入,助推鄉村旅游業和農村整體發展,一舉兩得。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