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陽光溫暖,在嘉興市區博雅酒店,市民小駱拿出手機掃一掃,就開走了一輛新能源汽車。在上海,掛綠牌照的新能源汽車不需搖號就能夠直接上牌,省去幾萬元的上牌費用。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迎來了鋰電池的發展高潮,而鋰電池原料之一的鈷也水漲船高,身價飆升。2017年,華友鈷業成為股市一匹“黑馬”,2016年12月30日收盤價每股35.17元,2017年12月26日收盤價每股81.34元,漲幅高達131.27%。
鈷作為鋰電池的原料之一,成為最新一種受益于電動汽車產業的材料。隨著鈷需求的上升,每年10萬噸平穩的供應量已無法與需求相匹配。
鈷需求量的攀升帶動鈷相關企業的發展。
據了解,華友鈷業2002年開始生產鈷產品,2006年在剛果投資礦產,如今在鈷行業發展成為世界第一的企業。2014年投產的三元前驅體項目在打造原料穩定供應優勢的基礎上,已實現年產2萬噸的產能,同時華友的產業鏈已拓展到動力電池回收領域。華友鈷業處于新能源動力產業鏈的頂端,在鋰電池材料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017年,華友鈷業堅持“上控資源、下拓市場、中提能力”的轉型之路,堅定“兩新三化”戰略,確定了2017年是“全面實施戰略規劃的關鍵年、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的變革年、大干快上跨越發展的奮進年”的基本定位。在這一定位的全面落實下,華友鈷業在2017年前10個月造就了創業以來生產經營最穩定、利潤質量最高、經濟效益最好的良好局面。
去年前三季度,華友鈷業營收61.46億元,同比增76.19%;歸母凈利為10.98億元,同比增9723.35%;扣非歸母凈利11.03億元,同比增17,253.44%。其中,去年三季度營收23.57億元,環比增15.49%;歸母凈利4.23億元,環比增0.20%;扣非歸母凈利4.36億元,環比提升5.22%,業績略超預期。
另外,華友鈷業具備鈷產品冶煉產能共計2.4萬噸金屬噸,預計2018年上半年公司鈷原料的自給量將增加4500噸金屬噸。同時,公司還擁有2萬噸三元前驅體產能,收購TMC公司70%股權與AVZ公司11%股權,并獲得1.86億股期權。AVZ持有剛果金Manono項目60%的權益,鋰資源找礦潛力較大,未來鋰電材料產業鏈布局或成業績新增點。
在手握機遇當前,華友鈷業更深層次的目標是打造鋰電產業共享發展模式。去年11月,華友鈷業召開年會,以“合作共建、共贏未來,打造鋰電產業共享發展模式”為主題,確定了華友鈷業未來發展方向。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華友鈷業在合作共建、共贏未來的的思想下,不斷探索實踐共享發展模式。與多家企業在上游的鈷、鋰、鎳等資源領域,在中間的有色冶煉、鋰電材料等制造領域,在下游的電池、汽車等應用領域展開廣泛、深入的緊密合作,共同構建產業生態,打造共同發展模式。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