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海洋生態紅線劃定方案》獲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復實施,并由廣西海洋和漁業廳正式印發和組織實施。
方案共劃分2類禁止類和8類限制類紅線區54個,確定預期控制指標為:大陸自然岸線(灘)保有率不低于35%;海島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85%;海洋生態紅線區面積占廣西管轄海域面積比例不低于35%;到2020年,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一類、二類)不低于91%。
方案按照優化國土空間功能格局、推動經濟綠色轉型、改善人居環境的基本要求,尤其突出維護生態功能和提升生態質量,劃定廣西海洋生態紅線區總面積為4100.65平方公里,占廣西管理海域總面積的60.12%。
方案劃定大陸自然岸線(灘)保有長度585.53公里,占廣西海域大陸岸線的35.95%。劃定海島自然岸線(灘)保有長度469.97公里,占廣西海域海島岸線的85.34%。
方案以保持生態完整性、維持自然屬性為原則,除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海洋特別保護區重點保護區和預留區等禁止一切開發活動的區域,優先調整重要濱海濕地、重要漁業海域、特別保護海島、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遺跡、重要砂質岸線與鄰近水域、沙源保護海域、重要濱海旅游區、珍稀瀕危物種集中分布區、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分布區等區域的生態紅線區邊界。
方案提出,廣西沿海各級政府是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的責任主體,需建立和實施相應海洋生態紅線制度,嚴格落實海洋生態紅線目標和管控措施,建立海洋生態紅線制度聯席會議機制,將海洋生態紅線納入行政區域總體規劃。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