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已經實現對31省(區、市)的全覆蓋。國家環保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28日透露,督察發現,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污水直排、垃圾亂堆、水體黑臭等問題十分普遍。他說,國家環保督察重點督察的35個城市,每天累計直排生活污水1200多萬噸。
劉長根指出,在督察中發現一些地區大氣和水環境問題突出,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不到位,一些流域,特別是一些支流污染嚴重,“這里涉及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問題,也涉及發展方式的問題,人民群眾反映較為強烈。”他說。
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污水直排、垃圾亂堆、水體黑臭等問題十分普遍。“我們重點督察的35個城市,我們核算過,每天累計直排生活污水1200多萬噸。”劉長根說:“前一段時間,有人講我們國家城市環境保護工作取得很大進展,但從督察情況看,實際上還有很大差距,尤其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一些自然保護區違規審批、違規建設,還有許多采礦采石采砂造成的區域性生態破壞,以及只開發、不修復等問題較為常見。”劉長根表示,督察發現,有的省份礦山治理保護金大量沉淀,而大量生態破壞老舊礦山和廢舊礦山反而沒有得到修復,這方面意識還不夠。
督察還發現,水資源過度開發,圍湖占湖、攔壩筑汊、侵占岸線、毀壞濕地、違法填海等水生態、水環境破壞問題多發頻發,在一些地方尚未引起足夠重視。對此,劉長根說,正在進行督察意見反饋的第四批督察反饋中提到的填海問題比較多,“在媒體上炒的也比較熱,像海南、山東等省份都存在這些問題。”
據劉長根介紹,工業污染問題仍然較為突出。他表示,一個是工業園區污染問題沒有解決,一些企業集中的產業園區成為污染排放集中區,“今年公開約談江西景德鎮就是這方面問題,我們以前通報的江蘇連云港灌南縣化工園區污染也有這個問題。”劉長根說,另一個方面就是“散亂污”企業的問題。不僅是京津冀有,其他地方也有,這些企業量大面廣,污染嚴重,成為進駐期間群眾舉報的熱點。所以工業污染仍然是環境治理的重中之重。
此外,農村環境問題比較突出,垃圾遍地、污水橫流,污染治理和環境管理均存在差距,特別是一些地方對農村環境問題重視不夠,不督促、不辦理,不督察、不解決。
“我感覺,這些問題與我國發展階段有關,也與地方黨委政府不重視、不作為、不擔當有很大關系。”劉長根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