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執行船舶靠泊期間排放控制,大力開展碼頭岸電工程提升改造,開展港作機械污染控制,加強揚塵污染綜合整治……近年來,嘉興港多管齊下,狠抓大氣污染防治,打響了一場“藍天保衛戰”。
今年9月1日,浙江省交通運輸廳、浙江海事局聯合頒發《關于浙江省船舶排放控制區內所有港口船舶靠泊期間實施排放控制措施的通告》,對船舶排放控制措施進行全面升級。嘉興港第一時間對這一新規進行了落實和嚴格執行。
目前,在嘉興港,除軍用船舶、體育運動船艇和漁業船舶外,所有船舶排放都采取控制措施。“船舶在嘉興港靠岸停泊期間(靠港后的一小時和離港前的一小時除外)必須使用硫含量≤0.5%m/m的燃油,內河和江海直達的船舶也必須使用符合標準的普通柴油。船舶可采取連接岸電、使用清潔能源、尾氣后處理等與上述排放控制要求等效的替代措施。可以說,我們已提前實現了《交通運輸部關于印發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區實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市港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大力開展碼頭岸電工程提升改造是嘉興港打響“藍天保衛戰”的另一大有力武器。近年來,在碼頭泊位低壓供電普及、港作船舶岸電使用率100%的基礎上,市港務局又聯合濱海新區供電部門等單位大力推廣港口碼頭岸電工程提升改造建設。
經過這幾年的推廣,目前嘉興港已完成多個碼頭泊位的岸電工程的建設。比如,在乍浦港區D5D6D7泊位,浙江世航乍浦港口有限公司投資60萬元實施了集裝箱泊位岸電技改項目;在乍浦港區E1泊位,嘉興市嘉港石化碼頭有限公司投資800萬元建成了防爆型智能化2MVA船舶岸基供電系統項目;在乍浦港區E2泊位,浙江乍浦美福碼頭倉儲有限公司投資300萬元建設了防爆型智能化船舶岸基供電系統項目;在獨山港區B27B28泊位,浙江嘉興港物流有限公司投資126萬元建設了1600KVA船舶岸電工程。
開展港作機械污染控制也是防治大氣污染的重要領域之一。早在2010年,浙江世航乍浦港口有限公司就投入8800多萬元開始實施10臺輪胎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簡稱rtg)的“油改電”項目。“rtg每臺年操作箱量平均為13萬teu,以前rtg的單位作業耗油量為1.15kg/teu,‘油改電’后測定rtg的平均單位作業耗電量為1.80kwh/teu,按照現在的柴油價格和電價,操作每只集裝箱的平均能耗成本可降低70%以上,還大大減少了污染。”該公司工程技術部主任陳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節能減排工作上,港口企業不僅要算經濟效益賬,也要算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賬。這幾年嘉興港有不少像世航乍浦港口公司這樣的碼頭企業,都投入巨資陸續實施了不少節能項目。今后,隨著技術發展和供源豐富,港作機械的能源結構將進一步豐富、傳統能源使用比例將進一步降低。”市港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嘉興港還加強了揚塵污染綜合整治。2015年以來,嘉興港連續三年制定《沿海港口、碼頭和堆場揚塵防控方案》,配合地方政府,指導港口企業,通過加強監測預警、污染治理、減排管控、執法監督和區域聯動等措施,減輕和降低干散貨碼頭和堆場揚塵,為打造綠色港口、建設美麗嘉興做好保障工作。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量防揚塵設備先后配備上馬。浙江五洲乍浦港口有限公司在乍浦港區D9D10泊位,投資8800多萬實施流程工藝改造和防風網工程;嘉興市港口開發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在乍浦港區D10D11泊位,投入750萬元開展了三期區域環境整治;嘉興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投入1200萬元,在獨山港區D5泊位,為嘉電一期煤堆場配備了防風網;浙江林龍港口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在海鹽港區G1泊位,進行了道路硬化、采購了一批抑塵車。
此外,嘉興港現有油氣裝卸倉儲碼頭單位4個,在原有環保設施和工藝基礎上,今年浙江東恒石化銷售儲運有限公司和泰地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又分別完成了油氣回收技術改造試點,總投資達360多萬元,進一步提高了油氣回收效率和環保水平。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今后我們將繼續嚴格執行各項規定,不斷探索新的環保手段來減少大氣污染,讓藍天碧海常在。”市港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