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金秋時節,在富陽漁山鄉千畝省級糧食生產功能區舉辦的稻香節活動,都吸引大批游客紛至沓來。今年,細心的游客會發現,糧田周邊大煞風景的煙囪不見了,隨意咔嚓就是一張美照。而最高興的當然是當地村民了——農家樂生意更紅火了,通過無公害認證的“漁穗”牌大米售價每公斤漲了2元。
自今年3月以來,富陽整治煙囪714支,其中拆除536支可視煙囪,主要分布于鑄造、鍛造、建材、造紙、化工、制鞋等傳統產業。這場藍天保衛戰的成果,可用富陽區環境監測站提供的一組檢測數據來驗證:今年3月至10月,空氣污染指數(AQI)優良天數238天,優良率為97.1%,同比提高12.9%;全區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均值分別為22微克/立方米、0.7毫克/立方米,同比分別降低26.7%、12.5%。煙囪整治帶來的節能減排效應也逐步顯現。
今年要搬走可視煙囪40%以上
“一根根‘吞云吐霧’的煙囪背后,就是一個個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它們破壞了視覺景觀,污染了藍天綠水,是富陽轉型升級過程中必須打破的‘壇壇罐罐’。”富陽區委書記朱黨其表示,“拔煙囪”就是加速“低小散”企業的淘汰,促進產業業態、城鄉形態、環境生態的轉型。
3月6日,富陽區出臺可視煙囪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提出要通過關停拆除一批、整治改造一批、潔凈美化一批“三個一批”措施,到2017年12月底前減少可視煙囪40%以上,消滅煙囪冒黑煙現象。全區劃定了重點敏感區域,重點是杭黃鐵路、杭新景高速、國道、省道、縣道沿線可視范圍內,富春江兩岸沿線可視范圍內,各鄉鎮(街道)駐地、集鎮等周邊區域。
可視煙囪專項整治工作完成情況,列入富陽區委區政府2017年度專項工作考核,并納入鄉鎮(街道)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與鄉鎮(街道)各類評優創先考核等掛鉤。同時,為支持企業轉型升級,該區拿出約6000萬元,根據原有燃煤鍋爐按期完成關停淘汰并拆除煙囪、改造清潔能源鍋爐、美化煙囪等不同類型整治情況,給予企業分類獎勵補助。對無證使用或不按證使用、煙氣超標排放或冒黑煙、擅自恢復使用高污染燃料等違法行為,相關部門予以依法查處。
作為可視煙囪專項整治任務最重的鄉鎮,新登鎮通過宣傳、溝通,增強企業主和干部群眾的環保意識,爭取最大民意支持。原本計劃將廠房連同鍋爐一起出租的天翔紙業,經鎮干部反復做思想工作,最終同意拆除煙囪。鎮干部通過對接多家供氣單位、鍋爐供應商,為36家企業建立服務單位名錄庫,以“團購”方式降低了清潔能源改造費用。
打造全省轉型升級示范區
杭州富陽登月紙業有限公司鍋爐工姜來松上班后,設置好天然氣的鍋爐數值,就可以安安穩穩地坐在一旁的小凳上。一墻之隔的新天然氣鍋爐房里,天然氣鍋爐的氣壓已經燒到了0.8兆帕,但整個屋子里一點都不悶熱,用手觸摸正在運行的鍋爐外壁也不燙手。
登月紙業生產的是特種紙,年產7500噸,用生物質燃料時每天要燒掉15噸燃料。公司老總鄭建強估算,生物質鍋爐改造成天然氣鍋爐,設備更新投入超過70萬元。但他卻認為自己做了一個非常正確的決策:“鍋爐是全自動的,蒸汽壓力可以隨時調節,而且有氣體泄漏就會自動報警。以前6個鍋爐工,現在只需要2個人照看一下就行,人工和電費成本每個月能省不少。”由于是造紙行業,熱烘干程序過后的熱水還能夠回用,也能為企業節能20%左右。
“沒了大煙囪,天變藍了!”鹿山街道謝家溪村村民何建華說。謝家溪村與老牌國企富冶集團僅一墻之隔。在此之前,富冶集團炸毀了6根煙囪,并關停了與之配套的煉銅生產線,把廠區搬至富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新登新區。全新的生產線加上全新的工藝,富冶集團的產能擴大了1倍,能耗和排放卻減少了一半。
“藍天需求不是奢侈品,而應成為人民幸福感的重要組成。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在治氣上持續發力,提升環境軟實力。”富陽區抓住杭州全面實施擁江發展戰略的機遇,加快造紙企業集聚的江南區塊整體轉型。在11月17日舉行的富陽江南新城建設誓師大會上,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計劃用3年時間,117家造紙企業全部騰退,關停污水廠、熱電廠各2家,拆除大煙囪4支,著力發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為主導的產業體系,打造成為“全省轉型升級的示范區、杭州擁江發展的大節點、富陽新型城區的主戰場”。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