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廚垃圾處理站。
源頭嚴格分類、末端卻是混合處理,由于缺乏垃圾末端再利用處理能力,“先分后混”的模式是不少地區在生活垃圾處置中遭遇的大難題。
末端的處理水平、能力和標準,是一座城市垃圾綜合治理能力的重要體現。為加快推進餐廚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綜合利用工作,蕭山區在2016年就啟動總投資5億元的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通過末端的分類運輸處理建設,構建更趨完善的“收運處”一體化處置體系。
近日,作為杭州市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行動計劃重點項目,卓尚環保、環城生物兩個大型餐廚廢棄物處置項目,陸續啟動試運行。以往的餐廚垃圾終于有了“好歸宿”。
餐廚垃圾日產日清
它們是名副其實的“大胃王”
每天中午12點,從卓尚環保開出的餐廚收運車準時啟動,駛向轄區180余家餐飲食堂,開啟餐廚垃圾收運任務。下午4點半左右,結束第一輪垃圾收運。晚上6點,餐廚收運車再次出發,開始第二輪餐廚垃圾收運。
在每天的行駛過程中,每一輛餐廚收運車都有自己的收運線路,就好比公交車,固定站點、固定時間“接走”餐飲食堂里的餐廚垃圾。
晚上8點半,結束最后一個站點的收運工作,餐廚收運車滿載餐廚垃圾回到始發點。那里,坐落著一個專業消化餐廚垃圾的“大胃王”——蕭山區首個試運行的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處理廠。
在距離卓尚環保30公里外的錢江農場,另一個專業消化餐廚垃圾的環城生物餐廚廢棄處置項目,已于12月10日“上崗”試運行。這也意味著僅間隔三個月,蕭山區的第二座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處理廠同樣整裝待發。
按照項目規劃,坐落于蕭山一南一北的兩個餐廚垃圾處理廠日處理餐廚垃圾可達400噸,將覆蓋全區4200余家飯店、賓館、企事業單位食堂……行駛在街頭巷尾的23輛餐廚收運車輛將“吃”下全部殘羹冷炙,實現蕭山餐廚垃圾處理日產日清。
為了保證餐廚垃圾回收全程可控,餐廚垃圾的收運還納入了“大數據”透明管理。目前,兩家回收處理企業的視頻監控系統、地磅實時監控系統、車輛GPS(含隨車計量)和車載視頻監控等全部接入區固廢中心監管平臺,實時監控餐廚車輛的位置、行駛速度、路線等動態信息,準確把握計量數據,實現遠程實時監控。
地溝油“變身”生物柴油
餐廚垃圾變廢為寶
一車車的餐廚垃圾被送入處理廠后,通過項目配置七大處理系統和“餐廚垃圾預處理+中溫厭氧發酵+沼氣凈化發電+資源回收利用”的工藝技術,分離出生物柴油、沼氣等可再生資源。這也意味著,曾經不起眼的餐廚垃圾將結束集中焚燒處理的“命運”,變廢為寶重獲“新生”。
在卓尚環保,有一條企業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條地溝油預處理及生物柴油制取生產線,通過回收餐廚垃圾里的廢棄油脂,可提取脂肪酸甲酯等一些化工產品的原料。100噸餐廚垃圾經過提煉后可產生3噸的油脂,經過預處理可制備成1.2噸生物柴油(油脂至生物柴油的轉化率為40%),讓地溝油“變身”生物柴油。
值得一提的是,“喝”下生物柴油的車子比普通柴油混合時燃燒更為安全、熱效率更高,且無二氧化碳和鉛等有毒物質的排放。
除了生物柴油,兩大處理廠還可以將餐廚垃圾預處理后進入厭氧發酵罐進行厭氧消化,產生的沼氣可用于發電并網。據測算,1噸餐廚垃圾至少可產生沼氣55立方米,每立方米可發電2.2度。若兩個項目按全部達產(按設計處理量400噸計算),其日發電量可達4.8萬度。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浙江省十大民生實事中,第二件就是“研究制定垃圾分類的具體辦法”。垃圾分類與資源化利用,作為破解“垃圾圍城”困境的重要手段,蕭山一直在積極探索。
努力之下,蕭山的餐廚垃圾處理已經初顯成效。目前已開通6條餐廚垃圾收運的卓尚環保日處置餐廚垃圾可達60余噸。未來,其建設規模可達到日處理餐廚廢棄物400噸(其中一期200噸/天)、生產生物柴油3萬噸/年、生物燃氣1022萬立方米/年;于近日啟動試運行的環城生物項目餐廚垃圾的日處理能力也可達200噸。通過末端的分類運輸處理建設,可構建更趨完善的“收運處”一體化處置體系,兩個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可以讓餐廚垃圾消納率達到80%,全區生活垃圾的減量比例接近20%。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