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家蕩因水而名、以水為美。今年以來,湘家蕩區域(七星街道)深入推進水環境綜合整治,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水利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提升河道健康生態環境,恢復與改善區域水環境,努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美麗湘家蕩。
河道綜合整治扎實推進
湘家蕩區域河網密布,120多條河道縱橫交錯,加上大大小小的湖蕩,區域水域面積達4.85平方公里。開展河道綜合整治,關乎區域生態、關乎百姓福祉。
今年以來,湘家蕩管委會對區域江南新家園社區南港和湘湖社區北王港、宋塔港、薛家港等7條河道(浜)開展河道綜合整治,共整治河道1.7公里,建設護岸2.5公里,完成投資320萬元。
位于七星工業園區的宋塔港原本河道兩側雜草叢生、岸坡雜亂不堪、河道岸線不明,最主要的是部分已建護岸破損。對此,湘家蕩管委會今年啟動了宋塔港河道綜合治理工作,施工方疏浚河道、整治護坡,并采用古鼎型劈裂塊對護岸進行加固。目前,宋塔港護岸建設已經完工。
據介紹,護岸工程是河道綜合治理工作的主要建設內容。工程設計施工方根據治理河道所在區塊的功能劃分、通航、固土等因素,采用條石、黃石、劈裂塊等石材進行護岸加固。
“通過河道綜合整治,復興河流水系的引、排、蓄水功能,充分發揮河道的綜合功能,體現水鄉城市親水性的特色,提高區域品位,改善水質,符合區域開發建設的規劃要求。”湘家蕩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河道整治是通過上填安全帶、下挖河底、邊拓河口的方式使河道達到防洪和引、排水要求。因地制宜地采取河道整治,通過河道護岸的建設,明顯改善水環境和減少水土流失,增加河網調蓄能力,提高區域的防洪、排水能力,改善區域水環境。
生態治水成效顯著
河道整治不僅是解決防洪排水的問題,還應包括改善水域生態環境、改進河道可及性和親水性。
河水清澈見底,水生植物郁郁蔥蔥,兩旁護岸堅固挺拔……流經七星街道城區的串塘港是湘家蕩區域最早“嘗鮮”生態治理的一條河道。
今年,湘家蕩管委會在去年串塘港河道綜合整治的基礎上,布設了生態凈水屏障、設置復合生態浮床、安裝曝氣裝置等,旨在通過生態治理,使整體水質恢復自然,修復河底水生態系統。
據了解,生態凈水屏障技術能在維持水流正常交換的情況下,大大減緩污染源對河道的影響。生態凈化屏障會先對流過的污水進行攔截,降低水流進入屏障內的流速,減少進入屏障內的懸浮雜質量,其次生態凈化屏障內的微生物對污水進行吸收分解,能夠有效降低后續生態治理的負荷。
同時,治理施工方還在河道種植以水生植物為主體的復合生態浮床,結合生物填料,應用物種間共生關系和充分利用水體空間生態位和營養生態位的原則,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態系統,以削減水體中的污染負荷。
現如今,完成“變身”后的串塘港環境優美、清新自然,成為了一道美麗的城區景觀,同時也成為湘家蕩區域生態治水的一個縮影。
湘家蕩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串塘港整體水質恢復自然,河底水生態系統進一步修復,接下來將結合串塘港生態治水成效,有計劃地在區域內進行推廣。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