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著整潔的工作服,在清爽的自動化電鍍流水線上來回查看,這是工作十多年的陳師傅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如今他再也不用穿著專用防腐蝕工作鞋戴著雙重口罩工作了。
記者近日來到位于鄞州首南街道李花橋村的鄞州電鍍園區,在園區A區的慶泰鍍業三樓生產線,昔日廢水橫流刺鼻難聞的數十人作業場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包括陳師傅在內的6名工作人員,以及全自動電鍍生產線。
不僅電鍍生產線告別了手工操作,記者走訪后發現,鄞州電鍍園區對所有的企業廠房實行了統一化設計。四層樓房中,一樓為物流倉庫,二三樓為電鍍車間,生產線均架空設置,距離地面50厘米,抬頭看去,上方布滿了廢氣收集管道,下方設置了廢水導流槽,在四樓還設置了廢氣處理裝置及辦公輔助用房。
“電鍍園區整治提升工程,我們是全省最早啟動也是最早完成的。”鄞州區電鍍集聚區監管辦主任戚章華介紹,鄞州用了三年半的時間,至今年6月,將區內原有的51家企業關停改造為現在的23家,其中電鍍園區企業17家,園區占地面積從523畝縮減至97畝,生產線從900多條減少至145條,廢水排放量減少了一半多。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推進企業綠色發展。近年來,電鍍行業為寧波制造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然而,企業粗放式發展帶來能耗高、污染嚴重問題,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近年來,我市已先后開展了幾輪電鍍行業整治。“但要從根本上解決電鍍業的污染問題,還要從源頭出發,全過程治理。”市環保局副局長鄭玉芳介紹,所謂“全過程”指的是按照“工藝全自動、設施全封閉、設備全架空、廢水全分流、效益全提高、管理全加強”治理。
為此,我市提出了20條電鍍產業深度治理意見,計劃用3年時間,倒逼184家電鍍企業綠色“新生”,預計投入治理資金55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治理36家,其余148家企業正在開展治理。通過治理,36家電鍍企業用水量節約了三分之一,排污量減少了三分之一,生產效率提高了三分之一。
記者了解到,鄞州電鍍園區內的17家企業根據不同的重金屬電鍍作業分為A、B、C三個區,由企業出資建設了三個污水處理站。“這樣實現了不同的生產廢水分質分流處理,而廢氣在企業車間內通過管道直接被送至廠房屋頂,由廢氣噴淋設施處理。”戚章華說。
“電鍍生產線提升,我們投入了760萬元,但我們的年產值從3000多萬元增加至現在的6000萬元,增加了一倍。”有13年從業經歷的慶泰鍍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岑國慶指著正在進行半導體芯片作業的電鍍生產線說,除了今年7月剛投運的這條生產線,公司正計劃完成另外兩條電鍍生產線的提升。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