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知名專家組成工作組深入一線把脈問診開藥方

“一市一策”跟蹤研究助力德州治氣

發布時間:2017-12-15 10:08:41 來源:中國環境報 記者 邢飛龍

  “從8月底到現在,我們一直都往返在上海和德州之間,記不清跑了多少趟了。”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研究所所長李莉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她帶領的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跟蹤研究工作組,已經在山東省德州市堅守了兩個多月,未來還要堅守兩年甚至更長時間。

  李莉和她的同事們所做的,是根據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要求開展的“2+26”城市“一市一策”跟蹤研究工作。工作啟動以來,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牽頭組織了來自華東理工、上海交大、山東環科院等單位的知名專家,組成工作組赴德州開展工作,為德州市秋冬季錯峰生產、應急減排、源清單摸排、揚塵及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創新模式 引進技術

  據了解,跟蹤研究工作是要通過深入一線、駐點指導的工作方式,開展精細化來源解析、編制高分辨率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建立“邊研究、邊產出、邊應用”的聯合工作模式,以解決當前大氣環境科研與實踐脫節、不了解實際情況、底數不清影響科學決策等問題,為地方重污染天氣應對、預案修訂、效果評估、監督監管等提供技術支撐。這種“包產到戶”“保姆式”的跟蹤研究是我國大氣環境科研組織實施機制的一次創新。

  據李莉介紹,工作組自進駐德州以來,通過跟蹤觀測和每日會商,對德州市空氣質量改善情況、攻堅措施和應急減排情況以及重污染過程持續進行分析和研判。工作組將“短期應急”和“長期改善”相結合,編制了駐點工作手冊,與德州市環保、氣象、經信、交通等部門和市轄區縣建立了每日一商、每周一報、逢重污染加密會商的冬防工作會商機制。并針對每個污染過程,形成了“事前研判、事中跟蹤、事后評估”的跟蹤研究工作模式,迄今已經形成會商意見40余份、污染專報9期。記者在幾份會商意見和專報上發現,參與會商的政府部門和單位很多,提出的措施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很強,政府可以直接采用。

  在源解析方面,德州按照環境保護部要求布設的3個PM2.5源解析采樣點也在10月14日正式啟動。而在源清單方面,工作組也已完成了近3000家企業的補充調查和審核,開展了典型道路車流分布調查,建立了大氣污染源基礎數據庫。工作組剛進駐時,通過數據發現PM10中揚塵貢獻很大,具有快速減排見效的潛力。于是,工作組利用道路積塵負荷移動監測車等高科技工具,對德州市道路揚塵排放進行了精細化測量,對每條道路提出具體的減排要求,并分解到相關單位和責任人。

  “我們搞研究的前提就是數據準確。”在談到監測數據時李莉回憶道,“當時德州在這方面的能力還比較薄弱,我們為了不耽誤進度,就從上海調了100多套傳感器和氣溶膠質譜儀、單顆粒氣溶膠質譜儀、氨測量儀。”

  此外,工作組還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安徽光機所、北京環科院等團隊合作,聯合開展污染成因研究;通過德州市大氣走航觀測和道路積塵負荷移動式監測,布設網格化傳感器監測系統,逐步形成污染源減排和污染成因診斷的精細化分析能力。

  發揮科技支撐作用 培育地方技術力量

  跟蹤研究工作的另一個目的,就是在摸清各地大氣污染現狀后,提出針對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強的“2+26”城市“一市一策”總體解決方案,同時帶動地方科研團隊建設和能力提升,徹底消除地方“有想法沒辦法,想干不知如何干”的困惑。

  跟蹤研究工作啟動以來,工作組緊密結合德州市大氣污染防治的實際管理需求,并突出秋冬季重點時段,協助完成了《德州市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對各市區縣制定的錯峰生產方案進行審核和業務指導。按照工作組的研究數據,德州市制定了《2017年采暖季錯峰生產工作實施方案》。截至11月15日,全市273家企業全部有序進入錯峰生產期,采暖季全市中小企業排放總量不增反減,與啟動橙色預警期間排放總量相當。

  國慶期間,課題組向市政府提交了全市揚塵污染防控存在的問題報告,科學分析了全市揚塵污染源的成因與影響,向德州市政府提交了中心城區“治塵”和“限車”的建議,有力推動了揚塵治理工作。同時針對柴油車尾氣污染,組織開展柴油車后處理技術培訓,指導開展柴油車治理相關工作。從10月1日起,德州市中心城區開始全面采取中重型柴油車禁限行措施,相關部門聯勤聯動聯合執法,共核查了2.5萬余輛重型柴油貨車;還將中心城區、各縣市城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劃定為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區域,禁止使用“冒黑煙”的高排放工程機械。

  針對德州市重點行業、產業集群和VOCs污染等問題,工作組開展“一行一策”“一廠一策”研究,重點針對交通污染問題以及煤化工和玻璃鋼等典型行業開展專項研究,力爭盡快形成專項治理建議。據悉,目前德州市對191家涉VOCs企業開展治理,已經完成了159家,其中石化行業已全部完成;同時推進汽修行業VOCs治理,對全市4026家汽修企業開展排查整治,露天噴漆作業全面禁止。

  有了科學研究作支撐,政策的制定才有針對性。進入冬防以來,在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措施的持續推進下,德州市環境空氣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環境保護部數據顯示,2017年10月1日~11月30日,德州市PM2.5平均濃度為5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8%,改善幅度列“2+26”城市第六名,在山東省7個城市中排名第一;重污染天數為1天,同比減少83.3%。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工作組在積極研究提供科技支撐的同時,也在努力培養當地科研隊伍。通過吸納德州市環保局、監測站、氣象局等單位本地技術人員,聯合開展監測采樣、重污染過程分析和減排措施評估等方式,共同開展相關研究工作。通過技術培訓和參與研究,德州當地技術人員能力得到提升,并在實際工作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標簽:德州市;創新模式;工作組;研究;跟蹤;德州;污染成因;治理;跟蹤研究;工作責任編輯:錢華良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