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桐廬:踐行綠色發展開啟“美麗”大門

發布時間:2017-12-19 10:30:28 來源:杭州日報 通訊員 錢凌蕓 雷燕 記者 陶元

  在“全國文明村”分水鎮后巖村,“垃圾分類精確到位”被寫進了《“美麗基金”農戶協議》,后巖村村委與全村202戶農戶都簽訂了這份協議。按照協議,對全年檢查無差錯的農戶,“美麗基金”將給予每年每戶500元獎勵。

  “上次考核,全村只有兩戶上‘黑榜’。對上‘黑榜’的,我們是第一次勸導、第二次扣50元、第三次扣100元、第四次就取消享受‘美麗基金’資格。” 村黨支部書記沈柏潮說,“農村是熟人社會,除了物質獎勵,鄰里間更講個‘面子’,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不久前,桐廬的合村鄉、分水鎮后巖村新晉成為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一個鄉鎮和一個村同時拿下“全國文明村鎮”的金字招牌,是桐廬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

  桐廬縣自2008年便開展了“清潔桐廬”行動計劃,實施“戶集、村收、鄉鎮中轉、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體系,2012年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啟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資源化綜合利用工程,2014年基本實現農村生產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資源化綜合利用行政村全覆蓋,又用了3年時間不斷因地制宜鞏固提升。在此過程中,不僅改變了過去農村的“臟亂差”,也使垃圾變成有機肥產生經濟效益,并提高了農民自身素質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打響了治理工作中“全省領先”“全面覆蓋”這兩張牌。

  此外,雞毛換糖模式、積分獎勵模式、身份明示模式、星級評比模式、紅黑榜模式、有償回收模式等16余種草根經驗,既鼓勵農戶按可堆肥和不可堆肥進行分類投放,又使村民從垃圾分類中得到肯定和快樂。目前,桐廬全縣11萬戶共32.3萬農村人口全部參與垃圾分類,源頭分類正確率基本穩定在85%左右。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那么垃圾分類了、位置放對了,再怎么變資源呢?桐廬的做法是將垃圾投入微生物發酵資源化處置設備,經過4至7天發酵,便能產出有機肥。

  蘆茨村民宿“綠蘆驛”的業主趙丁丁,是個“多肉”植物愛好者。每個光顧的客人都會被民宿700多盆“多肉”植物組成的小花園深深吸引。去年5月,桐廬“世外桃源”牌農家土肥正式上市,趙丁丁就成了鐵桿“粉絲”。此后,“垃圾肥”成了“多肉”植物的“營養師”,趙丁丁成了“垃圾肥”的推銷員。

  垃圾變廢為寶,是綠色發展蘊含的生活藝術。梅蓉村的塑料瓶成了小花盆,石舍村的酒壇變成別致的盆栽,舊縣民宿的飲料瓶被剪成煙灰缸,莪山的枯樹干成了漂亮燈飾……桐廬鄉村轉角,你總能與這樣慧心妙手的廢棄物再利用不期而遇。垃圾減量化的目標自然也實現了。2014年-2016年,桐廬垃圾焚燒量從7.5萬噸減少到5.9萬噸,逐年下降12%以上,有機肥年產量1000噸提升到了6000噸,2017年桐廬垃圾焚燒量較2016年同期下降15%左右,這是經濟與生態的雙贏。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桐廬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探索第三方購買服務模式,在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提升鎮村運維管理水平等方面打好攻堅戰。同時,在現有的產業化體系基礎上,持續開展有機肥產品研發,拓展有機肥農產品示范基地,進一步衍生綠色產業鏈,做到內外兼修,真正建成全域美麗大花園。

標簽:垃圾分類;桐廬;農戶;美麗基金;桐廬縣責任編輯:朱斌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