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雙十二”接踵而至。人們在忙著購買自己心愛物品的同時,忙碌的快遞物流也開始了新一輪的運轉。近年來,隨著網絡購物和快遞物流的飛速發展,快遞垃圾成災的問題開始被人們關注。日前,國家郵政局、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環保部等十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將提高到50%,基本建成專門的快遞包裝物回收體系。而近期,不少電商紛紛“試水”綠色包裝,也再次引發關注。
“試水”綠色包裝,帶來環保新體驗
家住上海靜安區的蔣文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喜歡在網上購物。今年的“雙十一”過后,隨著二十幾個訂單的貨物相繼送到,她家門口也堆滿了各種快遞的包裝箱———大到半人高的紙箱、泡沫箱,小到巴掌大的小盒子,可謂各種規格,應有盡有。“基本上每天都能收到4、5個快遞,包裝來不及扔就都堆在一起,像座小山一樣。”蔣文說,除了箱子,還有箱子里的各種填充物,也積攢了不少。“很多箱子外觀都很完好,扔了覺得有些可惜,可不扔又實在沒有什么用處。”
正是因為大多數買家和蔣文一樣選擇扔掉這些紙盒、包裝,從而導致了資源的浪費。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7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快遞共消耗約32億條編織袋、147億個塑料袋、37億個包裝箱以及3.3億卷膠帶,僅一年消耗的瓦楞紙箱原紙,就達4600萬噸,相當于7200萬棵樹。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蔣文發現,她收到的快遞箱和之前不太一樣了。“這段時間在京東買東西,送來的都是一個綠色的箱子。收件時要當著快遞員的面把里面的東西拿出來,然后他就把這個箱子拿走了。”蔣文說,這個綠色的箱子似乎并不是紙質材料。快遞員告訴她,這是一種循環快遞箱,回收后經過清洗和消毒,可以再次使用。“快遞盒顏值挺高,看著干凈整潔,收貨取貨一步到位,而且能環保回收,我還是挺支持的。但收件時必須與快遞員當面交付,如果需要找人代收的話,還是有些麻煩。”
除了上海開始試水的循環快遞箱,今年“雙十一”期間,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京城10余所高校中,也都設置了快遞紙箱回收臺。學生們在學校的快遞站將快遞拆開后,可以直接把紙箱投進快遞站設置的回收柜內。一些學校還在室外回收點貼上了二維碼,只要掃描二維碼,輸入姓名以及投入的紙箱數量,就能現場領取獎品。
絕大部分包裝仍成為垃圾,綠色行動任重道遠
快遞過度包裝、快遞盒材料不環保、回收渠道不暢通等問題是快遞包裝垃圾產生的直接原因。為此,不少電商企業開始嘗試綠色包裝。蘇寧于2017年4月推出“共享快遞盒”行動,即在末端投遞環節使用可循環的包裝箱代替紙箱;京東物流發起環保行動“青流計劃”,預計到2020年,減少供應鏈中一次性包裝紙箱使用量100億個,實現100%物流包裝使用可再生或可回收材料;今年“雙十一”,菜鳥開放20家全球綠倉,對快遞包裝進行生物降解,同步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開啟紙箱回收計劃。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綠色包裝尚未成為主流。絕大部分快遞包裝仍會成為垃圾,需要靠消費者、清潔工和廢品回收人員處理,要么被焚燒,要么被填埋。
對此,《關于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就提出:到2020年,將基本淘汰重金屬等特殊物質超標的包裝物料,主要快遞品牌協議客戶電子運單使用率達到90%以上,平均每件快遞包裝耗材減少10%以上,推廣使用中轉箱、籠車等設備,編織袋和膠帶使用量進一步減少。《指導意見》還提出了完善快遞業綠色包裝法規標準、增加快遞綠色包裝產品供給使用、實施快遞包裝產品綠色認證、開展快遞業綠色包裝試點示范等重點任務。在國家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將共同推動建設快遞包裝回收示范城市,明確不同快遞包裝的分類要求,在社區營業網點配備標志清晰的快遞包裝回收容器。
另外,十部委還表示將共同成立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領導小組,以加強對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組織領導,并落實國家鼓勵節能減排等優惠政策,推動各地加大對快遞包裝回收利用的財政支持力度。
推進綠色快遞,需政策、企業、消費者齊發力
快遞業的過度包裝以及垃圾循環使用問題,近年來一直受到社會的關注。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也有不少政協委員對此提出意見、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鮑義志認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快遞業的過度包裝的問題,首先要研究制定電商物流快遞包裝材料的標準及相關法規。“消費者總希望購買便宜實惠的商品,電商也希望通過免包裝、運費來吸引招攬顧客,因此,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行業標準與制度,電商物流快遞行業很容易考慮采用便宜而不一定是環保的包裝材料,缺乏低碳、綠色、環保化提升包裝材料的內生驅動力。”鮑義志建議相關行政部門牽頭相關行業協會,研究討論制定電商物流包裝標準和行業監管法規條例。同時,他還認為應該將快遞物流包裝材料廢棄物計入電商快遞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測量計算方法中,通過質監等相關行政部門的合力,引導快遞物流企業加大包裝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發與資金投入,加大快遞物流包裝回收力度,加快循環再利用體系的建立。
“快遞包裝的責任主體是行業企業,必須強化對快遞企業的規范和引導,從源頭上加強快遞包裝的管理和控制。”全國政協委員鄭惠強提到,應該加強快遞包裝源頭控制。當下,為了防止遞送貨物損壞產生糾紛,將物品過度包裝、二次包裝甚至裹成“粽子”,似乎是快遞行業的通病。對于過度包裝,行業企業應加強快遞員和快件包裝員的操作管理,指導操作人員科學地對產品進行適度包裝。同時,快遞行業企業應積極踐行綠色環保理念,更多地采購和使用符合環保要求、成本不高、可循環使用的包裝材料。
全國政協委員李曉東則建議加強對消費者的宣傳引導。“使用可重復利用的塑料箱、紙箱和編織袋等封裝容器,是對環境資源的保護,但同時也不排除會造成快遞費用的提高。針對這種情況,應當通過新聞媒體和行業公告,向廣大消費者進行公示,以獲取消費者的理解和支持。”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