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冬季節,200多個品種的鸻鷸,歷經艱辛來到杭州灣畔棲息,上演了令人震撼的“飛鳥史詩”。萬萬沒想到,有人卻在這處棲息地拉起一張張巨網圍獵候鳥。廣袤的海涂,成了候鳥的“鬼門關”。
12月12日,慈溪森林公安部門會同寧波市森林公安局展開“12·12”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偷捕候鳥行為,打響了浙江省森林公安局“颶風一號”打擊非法破壞候鳥遷徙專項行動的第一槍。
凌晨4時,空曠的濕地上刮著7級海風。寒風刺骨,所有參戰民警換上齊胸高的下海服,踏進冰冷的沼澤地,向各自的目標緩緩挺進。
西邊的沼澤地里,矗立著數十根大大小小的竹竿,懸掛著一張張由透明尼龍絲制成的大網,與水面齊平,附近臨時搭建了幾座茅草屋,杭州人王某就等在里面,邊上還放置著熱水瓶、手電筒等。
聽到野鴨叫了幾聲,他正準備走到沼澤地收網,就被埋伏在此的森林公安人員逮了個正著。
據王某交代,他是工地的小包工頭,平時閑暇之余,就喜歡長途驅車來杭州灣濕地的小河里釣魚。上個月底,正在釣魚的他,偶然聽附近的人說,杭州灣濕地里飛來很多野鴨。于是,王某準備抓幾只野鴨給家人進補。他根據當地人的“指點”,在路邊以每只70元的價格購買了13只媒頭鴨,準備用媒頭鴨作餌,吸引野鴨。
12月11日晚上10時,王某驅車來到濕地,叫上一起釣魚的朋友張某。夜幕中,兩人忙活開了,把媒頭鴨系在了水塘的網中間,隨后躲在草舍里觀察。原本幻想著第二天能帶著鮮活的野鴨送給朋友和家人,不料撲騰的野鴨沒等到,等來了兩副冰冷的手銬。
今年慈溪森林公安部門為了保護候鳥的遷徙,首次使用無人機在候鳥棲息區偵查,也有了收獲。
12月12日凌晨,一名男子騎著摩托車正準備離開灘涂,被民警攔住。經檢查,車上滿滿一箱的死夜鷺,都食用了過量麻醉藥。
據該名叫三木(化名)的男子交代,他原本是慈溪長河鎮的灘涂承包戶,今年年初,承包的灘涂被國家收回,他就動起了偷獵野生鳥類的主意。12月11日下午,他把麻醉藥撒在了干涸的灘涂上,12日凌晨剛回收了大量死夜鷺,沒想到就被抓了。
夜色中,一個個非法捕獵野生鳥類的犯罪嫌疑人被帶進了寧波市公安局杭州灣新區分局指揮中心。這里正在落實浙江省森林公安局“颶風一號”打擊非法破壞候鳥遷徙的專項行動,由寧波市森林公安局張冠生局長親自帶隊,抽調杭州灣新區公安分局、慈溪市森林公安局全體民警和寧波市各縣市森林公安精干警力。
目前,王某、張某因涉嫌非法狩獵罪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涉嫌投毒捕獵野生鳥類的三木仍在接受審訊。
森林公安人員告訴記者,秋冬季是候鳥頻繁活動期,候鳥品種多樣,其中不乏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有個別財迷心竅的犯罪分子在利益的驅動誘惑下,打起“抓鳥致富”的如意算盤,他們通過投放毒藥、架設捕鳥網等方式,溜入杭州灣沿海濕地對過往的候鳥張開“血盆大口”,使這條“千年鳥道”變成了候鳥遷徙的“鬼門關”。
為了確保候鳥安全過境,國家林業局去年就啟動了保護候鳥的“清網行動”,浙江省的重點區域在寧波杭州灣、溫州樂清灣、嘉興南北湖等候鳥遷徙地區。“12·12”專項行動共抓獲非法捕獵野生鳥類的犯罪嫌疑人3名,搗毀非法捕獵野生鳥類的窩點6個,拆除網具20余張,解救野生鳥類50余只。下一步,寧波市森林公安部門將加大對沿海濕地的巡查力度,擴大巡查范圍、增加夜間巡查時段,重拳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