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近日從上海市金山區環保局負責人手中接過排污許可證,成為上海水泥行業首個拿到國家版排污許可證的企業。在場的上海市環保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今年年底前,上海市火電、造紙等15個行業將實現排污許可證的全覆蓋。明年起,相關企業必須持證排污,否則將視作無證排污給予嚴厲查處。
●倒逼:卡住排污總量,倒逼企業嚴守規矩
上海金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段振洪坦言:“能夠拿到全行業首證,非常榮幸,但隨之而來的壓力也很大。”上海市環保局相關人士認為,這張排污許可證絕不是一紙形式,更像是一本“管理手冊”:和排污許可證一起發到企業手上的,有一本五六十頁厚的副本,里面列明了“十三五”期間對這家企業的各項環保要求,細化到連每年各類污染物允許排放的總量都做了限定。
記者了解到,上海金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獲證后的3年內,每年的顆粒物排放總量都被限制在48.41噸以內。段振洪表示,這個限值是根據企業近年的實際排放量和濃度,再結合國家強制性標準《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規定的排放限值核算得出的,“這種算法,可謂全國最嚴”。
據介紹,環境保護部對污染物許可排放量的核定,總體上采用行業排放績效法,而上海則采用歷史排放法核定,相對更嚴。如果按照較為寬松的算法,上海金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每年的顆粒物排放總量可以增加約一倍。
上海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考慮到上海整體的環境質量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堅持更嚴的算法,有利于污染減排,有利于環境質量的改善。“企業壓力肯定大,但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有力度的倒逼作用,讓排污者每天打著算盤過日子。”
●監管:改變“一發了之”,注重事中事后監管
如今,上海頒發的這張新證,體現了準入和事中、事后監管兩手抓。除了給污染物的排放量設置“天花板”,上海在發放排污許可證時,還把固體廢棄物、噪聲也納入排污許可證管理,不讓任何一種污染物游離在管控之外。
在排污許可證上,金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的噪聲就被牢牢“鎖定”。同時,上海在核發的排污許可證中,還注重過程監管,而非“一發了之”,創新增設了冬季不利氣象條件等特殊時期的環境管理要求:未來兩天,環境空氣質量指數在201以上時,水泥行業的物料碼頭、堆場容易產生粉塵,要停止作業,并做好曬水降塵。
上海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強調,要排污就必須持有排污許可證,要獲得排污許可證,就必須遵守更嚴格的標準。如此多的細節管控,讓企業只有不斷改進生產工藝、提升污染治理能力。
據透露,金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正在改造容易產生粉塵和噪聲的大傾角熟料輸送系統,將其轉移到地下,并在升降環節安裝密閉提升機,預計改造投入超過300萬元;企業的雨污綜合循環利用設施也正在建造,年底前可投入運行,預計一年可節約4萬噸水。
段振洪表示,環保要求越來越高是必然趨勢,企業如果想在上海繼續發展,就要接受現實。從長遠來看,一大批低水平企業因為通不過排污許可審核將被清退出市場,屆時對那些不斷加大環保投入的企業來說,更良好的市場環境就是回報。
記者獲悉,今年6月,上海在火電行業頒發了全市首張國家版排污許可證,拉開了上海“史上最嚴”排污準入機制的序幕。截至目前,先行試點的火電和造紙兩個行業,累計已核發排污許可證近70張,已經開始發揮強大的倒逼作用。來自上海市環保局的數據顯示,僅吳涇熱電廠,今年7月~10月的污染物月均排放量,已削減至發證前月均排放量的60%,減排效果明顯。
●公開:持證企業必須公布排污信息,接受公眾監督
自上海首張國家版排污許可證發放以來,目前已覆蓋到整個火電和造紙行業。今年,上海還將完成鋼鐵、水泥、石化以及煉焦、玻璃、電鍍、制藥、農藥、氮肥、印染、制革、制糖、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的排污許可證核發。到“十三五”末,上海相關重點污染行業都必須施行排污許可制度。
排污許可證核發告一段落后,對持證排污單位的事中、事后監管將成為常態。在這一領域,上海將充分引入社會力量,實現多元共治。
上海市環保局總工程師羅海林表示,新版的排污許可證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即要求排污單位在國家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上公開超標排放情況、防治污染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以及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等相關信息。如此一來,公眾就有了監督的渠道。
在此基礎上,上海市環保部門還將試點固定污染源排放口的信息化,讓相關信息“一目了然”。據透露,不久的將來,公眾有望通過掃描排放口上設置的二維碼,獲取排污對象名稱、排污許可證基本信息、排放的污染物類型、排放執行的標準等環保信息,參與監督。而排污單位自行或委托開展監測的排污數據、建立的排污臺賬等信息,也有望通過二維碼,讓監管人員能夠隨時獲取,增加監管的效率。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