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廁居然能建成這樣,我今天算是大開眼界!”11月28日,在永康前倉鎮大陳村“第五空間”前,上海游客徐燦驚奇地打量著眼前這座占地260平方米的免費公廁:與原生態的鄉村美景融為一體。走進公廁,徐燦發現,這里不僅環境優雅整潔,還可以聽音樂、上Wi-Fi、自助購物,如廁儼然變成一大享受。
今年5月以來,大陳村“第5空間”公廁建成并投入運營,以人性化設計和多功能拓展成為“廁所樣板”,而它僅僅是永康“廁所革命”的名片之一。近年來,永康全面鋪開“廁所革命”,打造“升級版”公廁。目前,全市共新建各級公廁73座,實現大小景區及重點場所全覆蓋。
在“廁所革命”中,永康采用“新建與改建結合”模式,在街頭巷尾處、城鎮干道旁、空閑角落帶,建成一批具有文化韻味、自然生態、風格各異的“生態公廁、人文公廁、智慧公廁”,廁所臟亂差面貌顯著改善。據統計,近年來全市在“廁所革命”方面投入財政資金約2000萬元。對每個村新建的公廁,都給予每座3萬元補助。其中,對達到1A、2A、3A旅游廁所標準的,每座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15萬元的一次性補助。
將公廁從“不愿久留之地”變成了“高大上”的街頭“盆景”和社區“風景”。如大陳村“第5空間”廁所融合休閑、購物、閱讀等功能于一體,其主體框架由清朝老宅的梁木搭建而成,中間為露天庭院,屋內設有客廳、男女廁、母嬰室、“第三衛生間”,村民和外來游客能在其中購買染布、竹編、鑄鐵壺等極具地方特色的產品。“現在每天前來參觀的游客有上百人,很多上海、杭州、蘇州等大城市的游客對這里的手工藝品很感興趣,會買一些帶回去。”“第5空間”的“管家”池愛昆說。
接下來,永康將借助“互聯網+”資源,引入PPP模式,通過市場競爭和激勵約束機制,提高廁所服務質量和供給效率,實現公廁的可持續建設和管理。
“廁所雖小,卻是社會文明和公共服務體系中的一大短板,也是事關百姓民生不容忽視的關鍵小事。”永康市委書記金政說,永康緊緊圍繞“優雅城市、大美鄉村”目標,在村村公廁全覆蓋的基礎上,全面鋪開“廁所革命”,就是要不斷提升城鄉形象,推動社會文明進步,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