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早,杭州市環境集團的一輛綠色餐廚垃圾車沿著蓮花路慢慢行駛,到一個固定的點位就停車,兩位穿制服的工人把附近餐飲店推出來的餐廚垃圾往里裝,處理完再開往下一個點位。
這種餐廚垃圾統收統運模式在西湖景區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月。
最近,西湖風景名勝區正式發布,西湖景區規模型餐飲企業、農家樂餐廚垃圾已基本實現統一收運,這意味著今后泔水車將不會在西湖景區出現,西湖景區將率先在全市實現餐廚垃圾統收統運全覆蓋
幾乎天天有市民、游客在西湖景區吃飯、喝茶,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餐廚垃圾去了哪里?環境集團直運公司上城(景區)分公司經理孫譞侃說,以前大都是混入景區居民的生活垃圾桶里了。
西湖風景區范圍內有常住戶5400多戶、暫住人口17000多人,區域內還有420多家不同規模的餐飲店,其中300多家屬農家樂性質。
一直以來,農家樂大都跟居民的庭院“混”在一起,所以餐飲店、農家樂老板習慣性地把餐廚垃圾往居民的生活垃圾桶里倒。
餐廚垃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泔水,跟普通居民家里的廚余垃圾相比油分更大、濕度也更大。景區市容市政中心的工作人員說,餐廚垃圾本身含水、含油率就高,跟普通的生活垃圾混裝混運,容易引發環境臟亂、油漬污水滴漏等問題,對景區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還有一部分餐飲企業則把餐廚垃圾的處置交給了無處置資質的泔水車。
從2016年起,西湖景區按照“先內部食堂、后社會餐飲、再農家樂(小餐飲)”計劃,逐步啟動景區餐廚垃圾統收統運,把飯館酒店產生的泔水全都交給市環境集團的直運公司統一收運。
“規模型(即大中型)餐飲企業已基本實現餐廚垃圾統收統運全覆蓋,農家樂也有100多家納入統一收運。”孫譞侃說,目前景區每天的生活垃圾達到60-140噸(淡旺季差別比較大),每天收到的餐廚垃圾達到20噸,下一步要把僅剩不多的小餐飲也“收編”了,幫助景區生活垃圾分類減量。
這20噸餐廚垃圾,將直接被送到天子嶺的環境集團餐廚垃圾處理一期項目,采用“預處理+加熱提油+厭氧發酵+沼氣利用”工藝,最終變成有用的沼氣發電。
從去年4月1日開始,《杭州市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根據該辦法,想要收運及處置飯館、餐飲的餐廚垃圾的一定要有相應資質;而餐廚垃圾的產生單位(飯館、酒店等)如果把餐廚廢棄物交給未獲得許可的單位和個人收集運輸,也將被處罰。
杭州市環境集團說,這一辦法實施以后,像景區餐飲企業一樣參加餐廚垃圾統一收運的企業越來越多。
餐廚垃圾處理一期項目已累計產生沼氣430.11萬立方米、毛油2317.85噸,但日均處理210.68噸餐廚垃圾,已超出設計處理規模。所以,在杭州市發改委的支持下,市環境集團正在計劃繼續提升餐廚垃圾的處置能力。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