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0月1日起,嘉興市開始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記者從湘家蕩管委會了解到,該區域前期準備工作已全部就緒,目前正有序推進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建設。涉及8個小區25521戶家庭的垃圾桶和有害垃圾袋已經招標完成,正在加緊生產,預計本月下旬開始陸續入戶投放。
搭建垃圾分類全流程“路徑”
湘家蕩管委會垃圾分類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說,今年,區域計劃在嘉城綠都、湘南公寓、湘都公寓等8個小區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分布在全域6個社區,涉及居民25521戶。居民小區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有幾個“固定動作”,目前都在推進中。
首先是家庭層面,按照工作要求,8個小區每一個家庭都將投放一個入戶垃圾桶,共有25521個。這些垃圾桶正在生產中,預計本月下旬開始陸續入戶“上崗”。入戶垃圾桶就像小小“宣傳員”,時刻提醒居民在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注意垃圾分類投放和收集。
家里垃圾分類做好了,垃圾出了門也有“規定路徑”。目前,湘家蕩正在對居民樓道口的1528個垃圾投放點進行新建和改建。這些港灣式投放點已經部分開始施工。
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和標準,樓道口的垃圾桶也將分為可回收物(藍色桶)、有害垃圾(紅色桶)、其他垃圾(灰色桶)三類。湘家蕩區域還將在每個居民樓單元放置有害垃圾收集袋共2248個,方便后期進行統一收集。
從樓道口出發,分好類的垃圾將統一通過垃圾分類亭進行收集和按時轉運。湘家蕩今年將建21個居民小區垃圾分類亭、2個單位垃圾分類亭,目前已全面啟動施工。
今年,湘家蕩還對轄區8家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這8家中6家單位在同一大院內,計劃建設垃圾分類亭2個、分類投放點1個,設置有害垃圾投放箱3個。按照標準,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學校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餐廚垃圾(綠色桶)四類(不設食堂的單位,不設餐廚垃圾類)。
這樣,湘家蕩區域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收集的所有前端“路徑”就搭建完成了。
垃圾分類宣傳“入戶入耳入心”
湘家蕩管委會提早謀劃,成立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專人負責垃圾分類工作。同時組建了一支由30名督導員和42名勸導員組成的志愿者隊伍,還在壯大中。從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湘家蕩累計開展宣傳培訓17次,入戶宣傳分發宣傳資料12793次。
垃圾分類,理念先行。通過加大宣傳,積極營造氛圍,逐步培養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垃圾分類宣傳“到單元、入樓道、進家庭”,不但入戶還要入耳入心。
對居民來說,首先要弄懂的是垃圾應該怎么分類。湘家蕩管委會垃圾分類辦公室工作人員解釋說,藍色桶用來裝可回收物,比如可循環利用和資源化利用的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玻璃、廢紙塑鋁復合包裝等;紅色桶專門裝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熒光燈管、廢溫度計、廢血壓計、過期藥品和化妝品及其包裝物,此外還有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綠色桶裝餐廚垃圾,包括食物殘余和廢棄食用油脂等;灰色桶收集其他垃圾,除可回收物、餐廚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其他廢棄物(包括居民小區產生的廚余垃圾)。從使用率來看,居民小區的灰色垃圾桶會比較容易被裝滿。
垃圾分類好以后都去了哪里,后續如何處理?工作人員解釋說,可回收物處理成可再生材料,制作成再生產品;有害垃圾送固廢處理中心進行無害化安全處理;餐廚垃圾實行厭氧消化處理;其他垃圾實行高溫焚燒無害化處理。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