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山街道拆除中心醫院違建后,將騰出的2750平方米空間用于道路拓寬;龍泉街道把市陌菜場邊“破爛墻”打造成“文化墻”,刷新老舊小區“顏值”;朝陽街道通過拆違還地,恢復小西街原有的院落空間,力促小西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活化老街區的傳承延續……
今年以來,吳興區在城區全面打響存量違建清零銷號攻堅戰,對沿街遺留點位、“老舊小區”私搭亂建、屋頂違建開展集中整治,并依據百姓需求,科學規劃拆后土地,增設停車場、公共健身器械等便民設施;補種綠化,見縫插綠,打造“微型花園”“口袋公園”等景觀,切實提升百姓幸福感、獲得感,為百姓構建舒心、宜居、和諧家園。
“截至10月底,城區已拆除‘兩路兩側’違建點位100余處,面積達1.5萬余平方米。”從吳興區“三改一拆”辦了解到,他們聯合區公路局、區執法局等部門,對沿街違建開展清理行動。讓城市倍有“面子”的同時,各街道延伸整治范圍,將拆違觸角深入背街小巷, 確保做好“里子”。由社區、執法、消防組織力量,落實每日巡查機制,確保違建即查即清,為附近住戶暢通道路,消除安全隱患。如環渚街道對學府路“垃圾街”開展集中攻堅,拆除58戶,近2500平方米違建,還路于民;朝陽街道對紅豐舊貨市場通道內私搭亂建開展大清理,消除安全隱患。
吳興區還緊緊結合“中心城區提質行動”、文明城市創建等中心工作,全力攻堅“老舊小區”違建。針對前期排摸出的“老舊小區”違法建筑4800余戶、 4.4萬余平方米,通過“拆、整、清、通”聚力攻堅,集中拆除整治私建圍墻、停車棚以及破墻開門等違建,并在行動中結合舊住宅區改造,對破損墻面、路面、衛生死角等進行粉刷修補切實暢通小區道路,美化小區環境。另一方面,緊緊結合消防安全工作,對城區商業樓房頂層違建開展銷號清零。今年以來,新天地、愛山廣場、農工商、皇冠酒店等多處遺留的大型商業樓房頂層違建均徹底拆除。
對于騰出的土地,吳興區堅持能綠則綠、能建則建的原則,以改善百姓生活環境為切入點,不斷提高拆后土地利用水平。一方面,科學規劃連片違建拆后土地,通過道路改造拓寬,為百姓出行提供便利,如環渚街道拆除學府路“垃圾街”后,將路面從原來的10米拓寬至25米,并將之與318國道打通,改造成為城市道路次干道。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零散的拆后土地,將其用于劃定停車場、建造公共健身器械等,進一步滿足百姓需求。“我們對拆后土地打好‘即拆、即清、即綠’組合拳,通過拆違植綠,見縫插綠,補上城市拆違‘疤痕’。 ”采訪中獲悉,龍泉街道拆清紫云小區內違建后,就補種了大量綠化,提升住戶幸福感。此外,城區各街道還通過拆除私搭亂建,封閉破墻開門,取締馬路市場,全力打造“美麗街道”,打響“湖城中央·最美風光”品牌。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