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田村“水杉大道”
“不僅變美了,也干凈多了!”最近,從安吉縣遞鋪街道蘭田村“水杉大道”經過的村民都會這樣稱贊。因為前不久,道路完成硬化,拆除沿線違建,與之前相比,煥然一新。
據悉,“水杉大道”全長2公里,從垅壩村穿過蘭田村延伸至省道。“原先的路基破損較嚴重,今年被納入街道‘最美村道’創建名單,除了開展硬化、美化及沿線違建拆除之外,今后,還將結合周邊的定勝河清淤工程,做一條精品觀光帶,致力打造‘生態型村道’。”蘭田村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遞鋪街道實施的“最美村道”工程,全部按照“生態”要求建設。據街道生態文明建設辦副主任江浩介紹,“最美村道”屬于街道“四美”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來推動“三四五”聯動工作“加速度”。“如今,美麗鄉村建設已從普惠型向精致型轉變,村道是基礎工程,之所以打造‘生態型’村道,是為了增厚美麗鄉村的生態底色。”江浩說。
“生態型”村道如何彰顯?江浩表示,每條村道建設因形就勢,注重利用現有地形、水系、植被等自然資源,避免大規模、高強度建設,也就是以每條村道的實際路線為主,不作過多改建,遵循自然“規律”。與此同時,村道兩邊的景觀和綠化進行同步提升,在生態中又“不失韻味”。比如,“塘浦——鶴鹿溪”這條村道目前已完工,在亮化、綠化上均體現“本土元素”,村委會想方設法在路燈桿上凸顯當地人文氣息,如今,這條村道已成為入村的一道風景。
在江浩看來,村道不僅僅是一個村的道路,還是村與村之間的“希望大道”,更要凸顯好“原生態”。眼下,橫塘——垅壩的連接道路即將打通,計劃在兩村之間修建一座景觀橋,馬上進入招標階段,結合筆架山農業項目以及街道“一帶四園”建設需求,準備在橋的周邊建設一個露營基地,使這里真正成為一道景觀;再看赤芝——魯家村,兩村之間有座山,下一步,將按照山體走向,建設一條“兩山”綠道,體現美麗田園的生態特色。
遞鋪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道路沿線違建拆除、河道治理及環境保潔均將納入考核范圍,實施以獎代補,確保村道建管并重。截至目前,共完成10條“最美村道”創建和評選,建成總長20多公里的“生態型村道”。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