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來到德清縣下渚湖街道塘家琪村,周家池塘的水面上,一艘滿載著水草的小船來回穿梭。“沒想到池塘都能變得那么美。”村民徐惠英說,整治前,岸邊是村民放養的雞鴨,河面上是雜七雜八的東西。提起如今的變化,徐惠英滿臉笑容。
今年以來,德清將治水工作與中小河流重點縣、美麗鄉村、小城鎮建設等融合推進,打造完成了200多個生態示范河道景觀和小微水體示范點,像周家池塘這樣的“小水景”正在扮靚德清這座美麗“大花園”,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從理想變為現實。“通過前幾年的治理,大河道的水質基本不成問題,小微水體是今年治理的重中之重。”縣治水辦有關負責人說,圍繞“截、清、治、修、管”,我們突出生態修復這個關鍵點,因水制宜、綜合施策,以“治微九式”推進小微水體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 16個縣控以上斷面均達到Ⅲ類水以上,符合功能區要求。“像周家池塘,我們采取了人工濕地式整治,將該池塘與旁邊的南塘港連通,使死水變活水,在岸邊種了綠化的同時,河面增設了生態浮島、水中放養了魚苗、水底養上了河蚌螺螄,大大增強了水體自凈能力。”下渚湖街道治水辦有關人員說。
除了人工濕地式治理,德清針對山區丘陵地帶的山塘、水庫等水體,采用水源保護式治理,用漿砌塊石修建護岸、種植綠化固定集水護岸;把周邊農戶較少、溝通外界水系困難的水體,采取原生態方式治理,恢復農村田園生態形態……依靠這些治水攻略,小微水體華麗變身,群眾好評不斷。
與打造水景觀相呼應,德清保護水資源從未止步。今年以來,全縣開展涉水重點行業整治,提前半年完成44家金屬表面處理(非電鍍)企業整治提升任務。強勢倒逼“低小散”行業轉型升級,淘汰提升“低小散”企業748家,騰出8萬噸以上標準煤用能空間,超出全年任務220%。
強勢治理換來了山青水綠,老百姓收獲滿滿的幸福感,并自覺投身治水大軍。前幾天,德清縣下渚湖街道四都村村民沈燕來到街道兌換點用“綠幣”領取了禮物。原來,她在巡查杜家灣池塘時發現水面有漂浮物,通過手機反饋問題后,問題當天得到解決。“你治水有功,我獎你禮物。我們想通過‘生態綠幣’機制,吸引更多群眾加入治水護水。”下渚湖濕地風景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