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拱墅上塘善賢社區推行“家園131”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模式

舊貌換新顏 百姓樂安居

發布時間:2017-11-30 07:10:00 來源: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杭州11月30日訊 今年以來,新一屆拱墅區委基于“人的城市化”課題研究成果,進一步確定實施以“提改轉”(提高黨建引領水平、深化完善股份制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題的村改居社區“規范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力爭用3年時間深化探索,全面破解村改居社區城市化轉型難題。其間,上塘街道全面落實區委決策部署,結合區域城中村改造實際,積極推動以善賢社區為代表的一批“村改居”社區探索實踐,走出一條黨建引領、以“家”為媒的“村改居”社區城市化轉型之路。

  2000多年前,秦始皇開浚陵水道,通浙江。南宋建都臨安,上塘河就成了水路運輸要途。上塘河畔,坐落著一個名叫“善賢”的村子。善賢村,有“善地,賢者居”之意。

  時空流轉,如今的善賢社區,居杭州拱墅畔上塘河東,轄0.7平方公里,常住居民254戶。2009年,善賢社區在拱墅區率先啟動“村改居”社區整村拆遷,歷經五年于2014年順利回遷。

  恰如一部厚重磅礴的歌訣,畔河而興的善賢社區,借城中村改造契機,走出一條黨建引領、以“家”為媒的村改居社區城市化轉型之路。

  回遷以來,社區黨總支始終聚焦“了解人、關心人、凝聚人”工作目標,探索形成了以“黨建引領構建社區大家庭”為核心理念,以“民主治家、智慧管家、文化潤家”為三大聚心法寶,以“打造村改居社區城市化轉型樣板”為初心目標的“家園131”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模式,讓每一位善賢人過上了有品質的“家生活”。

  黨建引領聚攏民心民意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村改居”過程中,如何凝聚民心、集聚民力,對這項工作的順利推進顯得尤為關鍵。搬離生活了一輩子的居住地,新家到底好不好,成為善賢社區大多數居民關注的問題。

  選準“領頭雁”,社區治理才能有主心骨。2010年,在善賢社區工作了12年的胡忠華被選為社區黨總支書記后,立即將“讓居民過上品質城市生活”提上日程。

  在他的帶領下,善賢社區黨總支選派了3位具有土木專業背景的黨員擔任社區安置房質量監督志愿者,全程參與圖紙設計、主體建設、交付驗收等環節,牢牢把住質量關。

  黨建引領,如沐春風。2014年,善賢社區完成整村回遷,村民們都高高興興搬入了新居。胡忠華卻還輕松不起來,因為他知道,這僅僅是萬里長征第一步。

  回遷安置小區通常的標簽是:亂堆亂放、樓道堆積物、車輛亂停、毀綠種菜、雨棚保籠……面對這樣一道道難題,胡忠華并沒有閉門造車,他奔赴周邊各地考察優秀社區的管理經驗。回來后,他總結出一個道理,“要讓居民感覺小區就像家一樣溫馨,要讓每個人都愛護這個家。”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要讓“家人”相處和諧,一個好的社區管理模式至關重要。

  “這件事我一個人說了不算,要大家一起討論過。”胡忠華時常這樣提醒自己。為有序推進民主自治,善賢社區黨總支組建了“1+1+N”自治大聯盟,即以黨總支為核心,社區“家委會”為主體,居委會、物業、共建單位、社會組織等為延伸的議事決策聯盟。凡是社區重大事項均由社區黨總支先行把關,后提交社區“家委會”討論,再由居委會等社區組織執行。遇到可能引發爭議的事項,社區黨總支都會事先征詢黨員代表、居民代表、流動人員代表及其他社區組織意見,并先在黨員中統一思想,形成黨內民主集中下的社區民主自治。

  社區治理有了黨建引領,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社區變得越來越溫馨。“小區里要建什么,不能建什么,大家都敞開懷在會上討論。”社區居民何華穎說,幾次討論下來,大家明顯感覺,小區里的大小事,就是自家的事,每個人都深深地愛上這個家。

  “黨領導下的民主自治,讓社區管變成了大家管,真正實現了讓民心動起來,讓民意熱起來,讓民主管起來。”胡忠華說,社區黨總支通過這樣的模式,聚攏了民心。

  數字化黨建構筑平安網

  民生安則民心穩,民生樂則民心悅。

  徜徉在偌大的小區內,樓道窗明幾凈,路面干凈整潔,小區的靚化也離不開高質管理。

  回遷三年多來,善賢啃下了很多城市社區都頭痛的硬骨頭,不少社區管理頑疾在這里不見蹤影,實現小區零保籠雨篷、零亂搭亂建、零樓道堆積、零毀綠種菜。每遇重要任務,社區黨總支都堅持先黨員后群眾,由黨員身先士卒,先做先干。

  美麗整潔的環境,又是靠黨員帶頭守護。他們帶領著100余名居民組建的“真能干”“貼心聊”“看得牢”“氣質好”“手挽手”5支黨群志愿服務隊,活躍在社區建設、民情聯系、安全巡防、文化健身、區域共建等領域,遇到急事難事總是搶著干,成為社區治理的先鋒隊。

  小區就是大家共同的家。胡忠華心中有一個理想,要把善賢之家打造成一個高水平的智能化小區,美化家園,讓居民們深深地戀上這個家。

  為此,善賢社區黨總支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社區治理。線下實行網格化管理,將社區劃分為3個網格,建立網格黨支部和10個樓道黨小組,并進一步劃分為常住人口黨小組、流動人口黨小組。黨員或主打“熟人牌”固定聯系3至5戶本地居民,或主打“服務牌”動態聯系8至10戶流動居民,從家長里短中了解民情。

  在線上,社區全面推行黨員智能卡系統,黨總支書記通過數字化黨建責任清單抓實黨建工作,并將智慧黨建理念應用于社區治理,開發“善賢E家人”智能卡用于門禁、停車、安防、垃圾分類等管理,并可進行電瓶車安全充電、監測老人小孩安全。

  善賢社區共有185名60周歲以上的老人,有不少獨居,也有孤寡老人。“以前,新聞里經常出現一些孤寡老人在家中出現問題沒人發現,就覺得特別揪心。”胡忠華說,社區在門禁系統中加裝了短信發送功能,老人刷卡會有刷卡記錄,48小時內如果沒有老人的刷卡記錄,系統會自動產生預警信息,傳送到社工、物業以及子女的手機中。此外,這張卡還具備銀行卡的支付功能,居民在周邊刷卡就能購物。

  兩網融合,智慧治理。善賢社區這一模式有效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社區連續多年零發案、零上訪。

  講好善賢故事

  引領新風尚

  幸福的大家庭在城市化進程中,如果只留下統一模樣的高樓大廈,而丟失傳統文化的基因密碼,也就錯失了進步昌盛的精神旗幟。

  近年來,善賢社區以黨組織為引領,積極挖掘善賢傳統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依托善賢歷史講好善賢故事,讓善賢人尋得鄉愁,充滿本土文化自信,擁有更多的榮譽感,進而培育善賢居民的家園情懷,形成“和家、美家、愛家、戀家、榮家、興家”的良好氛圍。

  在社區里逛逛,你就會看到一塊社區公約墻,上面鐫刻的《善賢社區公約》分為國家篇、社會篇、家庭篇、生活篇、故鄉篇,沒有華麗的辭藻,用最樸實的語句督促著社區居民的日常行為。

  “鄰里之情甚于遠親,互相幫助守望照應”“婚喪喬遷移風易俗,勤儉節約浪費可惜”……

  這是一份沒有任何強制力和懲罰措施保障的公約。與其說是公約,不如說是傳遞文明的通道,因為所有的善賢家人都參與了公約的修訂,也都格外用心恪守著,攜手營造著良好的社區氛圍。

  “樂觀大姐陳民心,公益服務有熱情,居民需要一聲喚,全情幫助大家庭。”小區的宣傳墻上,一首首別具一格的打油詩格外引人注意。這是社區一年一度評選出來的“善賢之星”。

  每年,小區黨總支以“六善六賢”為評選標準,設置好黨員、好媳婦、好模范、好少年等“四好”評選群體,采用黨組織推薦、居民推薦、“家委會”推薦等方式,廣泛發動黨員居民尋找身邊好人、好事、好傳統。當選的“善賢之星”將會在小區的“善賢廊”亮相,每人配以人物短詩,通過居民口口相傳方式傳遞社區正能量。

  文化之風細細拂入每個居民心里。社區還以“六善六賢”社區文化為底蘊,獨立建設面積137平方米的善賢書院,招募社區黨員志愿者或民間藝人負責傳統技藝傳授,常態開展景泰藍制作、老年排舞、兒童書法等培訓。

  除此之外,社區還專門開辟了600多平方米的“開心農場”,使居民留得住記憶、看得見鄉愁,農場產出全部贈送社區70歲以上老人,既解決了毀綠種菜,又傳承了農耕文化,弘揚了孝文化。針對物業管理難題,社區選派社工到專業物業公司蹲點學習2年,自建“點滴物業”,讓居民自己管自己,逐步改變了村民老習慣。

  “關鍵是找準了村改居社區城市化轉型中的關節點和著力點。”談到善賢模式的成功,拱墅區區委組織部負責人說,善賢社區始終堅持黨在基層治理中的領導核心地位,抓住農民變居民后揮之不去的鄉土情結和家園情懷,有序開展黨領導下的民主自治,讓社區管變成了大家管,有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智慧手段,并以黨組織帶領其他組織、以黨員帶動群眾、以身邊人教育身邊人,通過以文化人的方式,在潤物細無聲中實現了居民素質的提升、居住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時通過發展集體經濟強化了對社區的保障,社區治理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老百姓過上了有品質的生活。

  回首過去,點點滴滴的變化匯成民生暖流,溫暖了善賢百姓;而今后,嶄新舞臺已經拉開序幕,善賢人的民生答卷將溢滿更多笑臉。

標簽:社區;黨建;治理;家園;善賢社區責任編輯:朱斌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