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天臺:村民自治“治”出一泓碧波

發布時間:2017-11-29 09:01:42 來源:臺州日報 記者 徐平 通訊員 胡春雷 夏敏 許諾

  一條條“垃圾河”“黑臭河”,眼下全部變成了“可游泳的河”。

  天臺是個山區縣,在1420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有溪流1000多條,更有溝、渠等小微水體4000多條。如此量大面廣的工作,單靠政府部門顯然力有不逮。該縣推進日常治水工作向村民自治轉變,發動廣大村民參與其中,使全縣溪流水質全面達到Ⅲ類以上水平,小微水體全部告別V類水。

  “承包”治水

  11月上旬,南屏鄉上楊村組織黨員干部、村民監督小組、村民代表以及民間“小微水長”20多人對村內的8處小微水體進行“回頭看”,整治驗收。

  一行人首先來到丫叉塘,只見丫叉塘原先渾濁的水質已變得清澈,水面密密麻麻的雜質也已不見。丫叉塘的變化,不得不提該村半年前推出競選民間“小微水長”的舉措。

  該村原有8處小塘、小溝(渠),整體水質并不理想。村里通過開展護水宣傳、治水良策大比拼等活動,吸引民間力量參與治水。黨員周從堯“承包”了丫叉塘,他通過引進活水、投放草魚,來凈化水質,見效明顯。驗收組用PH試紙測試后,確認水質合格。經檢查,該村8處小微水體全部達標。

  始豐街道龍五村有1000多米污臭的水溝,村里按10米至50米不等的距離劃分“責任溝”,由黨員、干部包干認領,現已重新迎來一泓碧水。

  封溪禁漁

  前楊村是天臺縣鄉村旅游的熱門村莊,近幾年,從該村流過的前溪由于治水到位,水生態恢復到了歷史最好水平。水好了,魚也多了,非法捕魚現象開始頻發。

  為保護和恢復漁業資源,該村自發組建由20多人組成的禁漁隊伍,將“三禁”(禁電魚、禁毒魚、禁炸魚)寫入村規民約,制定相關禁漁措施以及收取相應的漁業資源恢復費用,實行“封溪禁漁”。

  前楊村村委會主任楊健孝帶頭加入護漁隊,他和禁漁隊員一起,挨家挨戶發放禁漁通告,明確禁漁期限和處罰政策。村民們紛紛主動上交漁網、籠網、電瓶等捕魚用具,村禁漁隊現已查處非法電魚5起。

  隨著水環境的改善,該縣溪流中的魚類資源進一步豐富。該縣各地村居紛紛建立護漁隊或禁漁協會,加強巡邏檢查,遏制破壞漁業資源行為。

  11月20日,該縣水利水電局會同龍溪鄉禁漁協會,在龍溪鄉開展增殖放流行動,以漁治水。

  志愿服務

  齊菊女的汽車后備廂里配備有一個垃圾桶、一把鐵鉗。看到垃圾,這些工具便派上了用場。每隔一段時間,她都會帶上村里的姐妹去巡河。

  齊菊女是赤城街道三新村干部,小時候她經常在村前的百丈溪里洗衣、玩水。后來,溪里垃圾多了,她感到很苦惱。2014年,“五水共治”開展起來,齊菊女發動婦女姐妹,組建村巾幗治水志愿者服務隊,最多的時候有60多個姐妹參加,現有固定成員26人。”齊菊女深知治水貴在堅持的道理,她便和姐妹們一起商量了一套長效機制。她說:“我們每天安排4人一組,選1人為組長,值班巡河。遇到特殊情況,我們會增派人員。”

  有了這支志愿者服務隊,百丈溪的水環境在每次抽查中,都獲得了高分,成為當地的一條美麗河段。

  目前,該縣沿溪各村的婦女、青年、老人紛紛加入各類治水服務隊,開展志愿服務。在雷峰鄉,巾幗護衛隊經常性組織開展“巾幗治水‘秀’雷峰”活動,為當地帶來了生態紅利。

標簽:承包;禁漁;治水;水體;漁業資源;垃圾;水質;溪流;志愿者服務隊;水環境責任編輯:陳秋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