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治水剿劣,不僅村民喝的水更讓人放心,連蚊蟲也明顯少了許多,村民們切身感受到治水帶來的好處。”11月8日,在武義縣溫泉度假區溪里村,望著村里干凈的溝渠,村黨支部書記賀映暉說。
溪里村水系發達,每年夏秋季節,河邊、溝渠里容易滋生蚊蟲,村民們飽受困擾。今年,隨著全縣治水剿劣的推進,溪里村的水質獲得大幅提升,村民們終于告別這擾人的“小煩惱”,過上了舒適的鄉村生活。意識到水環境的重要性,村民們積極投身治水,幾天前,30多名村民在賀映暉的組織下前往溝渠邊撿垃圾。
在武義,因水質轉好而受益的村莊很多。“經過‘五水共治’,去年全縣29條干支流水質全部達到Ⅲ類以上,條條實現可游泳。”縣治水辦負責人說。今年以來,武義把治水剿劣工作向縱深推進,整治對象從河流逐步轉向了小微水體。
武義成立專項領導小組,整合治水辦、三改一拆辦、鎮村環境整治辦的力量,設置專門工作機構。同時制定出臺《武義縣“六個主要涉水行業”污染整治實施方案》,組織環保、公安、經商、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動執法,有力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治水要從源頭抓起,武義縣創新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終端站長制,織密織牢終端運維管理長效監管網。目前全縣已建立由56名鎮級站長、557名村級站長組成的污水處理終端監管隊伍,對全縣921個污水處理終端定點、定責、定人,做到“一點一長、包點包責”。“巡查的時候,如果發現設備有什么問題,要及時聯系鎮里,讓他們派人來維修。”桃溪鎮錦平村黨支部書記吳獻全說,他現在每天早晨會先到田間的污水終端看看,再趕去上班。
武義還把項目建設作為推進治水剿劣的抓手,全縣實施“五水共治”大項目59個、子項目359個。在累計完成各類雨污水管網306.95公里的基礎上,今年全縣計劃完成雨污水管網工程91.11公里,投資2.6億元。實施清淤項目26個,完成清淤量31.4萬立方米。鋪設農村飲用水供水主管道22.5公里,提升了1.1萬人的飲水質量。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