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元,能辦多少件民生實事?四川省資陽市辦好了四五百件看似不起眼的民生“小事”。
資陽建市較晚,城市基礎設施欠賬多,老城區街巷破損、擁堵、臟亂差臭等問題突出,長期未能改善。這兩年,資陽決心啃下這個“硬骨頭”。
吳家巷日雜公司宿舍樓下,水泥路面干凈平整。而在居民田澤輝的記憶里,1年前這里簡直沒法下腳。資陽市、雁江區兩級將背街小巷整治三年行動納入重大民生工程計劃,每年投入3000余萬元,用3年時間補齊背街小巷道路、排水、路燈等方面的短板,改善人居環境。經過征求意見、實地調查,2016年啟動實施背街小巷整治工程點位80個,總投資4960余萬元。按照“先急后緩、梯次推進”原則,首先啟動實施應急類工程47個,包括斷頭路搶通、危舊旱廁改造、淤積水系疏通等。
去年啟動的80個背街小巷整治點位,已建成投用74個。今年新確定整治點位159個,總投資3120萬元,已完成施工招標。2018年整治點位預計也將有上百個。3年總投資將超過1億元,解決了四五百個背街小巷“痛點”。
陳家巷入口處,曾是中心城區“時代廣場”,后來卻成了“小吃一條街”,地上油污漫溢,很多人在此滑倒。如今,這里新建了兩個花臺,還設置了休閑座椅。有名的“燒雞鹵菜”攤,搬進了旁邊的門市里,還安裝了油煙凈化設施。
“城市整治,對主干道的美化、亮化、綠化,是錦上添花;對背街小巷的改善,更關系著群眾的切身利益,是雪中送炭。”資陽市城市行政執法局副局長楊峰說。
整治工作點多面廣、矛盾重重:取締馬路市場,要考慮攤販的生計,還有農貿市場的新建改建;城市油煙污染治理,要引導、支持餐飲業主購置油煙凈化裝置;清除城市牛皮癬,則要專門設置信息發布欄……住建、規劃、財政、城管、街道社區等,必須全部聯動起來,合力攻堅。
東延線延伸段,剛修好的柏油路上車來車往。不久前,這里還是土路,夾在兩個工地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啟動整治工程時,附近居民主動幫忙抽水、拆除工棚、搬東西。
整治工程也改變了民風和秩序。中橋巷內雁江七小校外原來道路破損,亂搭亂建嚴重。副食店老板余家惠說:“現在環境這么好,誰也不好意思占道經營了。”
小巷子連著大民生。近年來,資陽財政性民生支出占地方公共財政支出比重保持在66%以上。市委書記周喜安說:“背街小巷直接關系著老百姓生活舒不舒適,影響著老百姓的幸福感。”背街小巷整治,正是用一個個實實在在的改變,呼應著群眾的一個個切身訴求。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