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進行日常巡邏
綿延數十公里的臨江濕地,是候鳥遷徙途中重要的停歇地與中轉站,也是各類珍稀水禽的重要越冬地。臨近冬季,數千只越冬候鳥總會抵達臨江濕地如期“赴約”,它們或是在濕地邊的蒲草間展開美麗的羽翼翩翩起舞,或是成群結隊飛向天際。這樣的鏡頭,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濕地愛好者們記錄下來。
在此之前,臨江濕地也曾經歷過“傷痛”——野蠻占地、非法捕獵野生動物等現象時有發生,然而由于地域廣袤相對偏遠,管轄始終難以到位。
今年3月,大江東經發局創新管理模式,向大江東首個環保公益組織“下訂單”,通過向社會購買服務為濕地管護引入更接地氣的民間力量。
鄭建江是大江東首個環保公益組織——大江東綠色生態公益服務中心的創始人,也被圈里人稱為“大江東濕地守護者”。2016年5月,不忍濕地持續經歷“傷痛”的鄭建江與6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建起了大江東綠色生態公益服務中心。
讓鄭建江沒有想到的是,綠色生態公益服務中心成立不到一年,他就接到了大江東經發局遞來的“訂單”。這份“訂單”就是大江東經發局與綠色生態公益服務中心簽訂的《大江東開展生態保護工作的協議》。
根據協議內容,大江東經發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委托綠色生態公益服務中心在集聚區內協助開展生態保護工作,做好破壞生態環境等違法行為協查工作,并申請省市相關部門支持,給予發放漁政協管資格證,讓草根環保組織也可以依法依規進行生態環境管護。而綠色生態公益服務中心則需提供多項服務內容,除了濕地管護之外,還包括河道增殖放流、流浪犬收容、打擊非法捕撈等。同時,綠色公益服務中心還提供野生動物救助、應急救援等公益服務。
如今,從起初的6位發起人到目前由186名志愿者組成的生態公益大家庭。雖然只是草根環保組織,綠色生態公益服務中心也得到了公安、城管綜合執法、“五水共治”辦等部門的支持。為了巡邏便利,綠色生態公益服務中心還在臨江濕地設置了一個臨時駐點,同時購買巡邏設備、建立自己的工作群、24小時輪流值班。他們在河道、沿江地帶、生態濕地等區域勸阻非法捕撈、捕捉等行為,并協助相關部門做好非法捕撈器具的收繳工作;對突發事件進行預期處置與報警……廣袤的濕地里總是可以看到志愿者們的身影。借著“五水共治”的東風,在志愿者們的努力下,這兩年,大江東基本杜絕了非法捕獵野生動物的行為,臨江濕地這片3500余畝的水域,真正成為了鳥類天堂。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