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部講述杭州市“五水共治”的微電影斬獲國際獎項,讓拱墅的治水故事登上了大熒幕。而近日一場全國性論壇更是讓拱墅的治水經驗和成果走到了臺前——由國家住建部批準,全國市長研修學院、徐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城市治理高峰論壇”開幕,拱墅區城管局代表浙江杭州發聲,為治水代言。
這場重量級的高峰論壇有來自全國部分城市政府分管領導,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住房城鄉建設廳和地級市城管局領導,知名專家,企業代表共300余人參加,大家就城市治理制度創新、模式創新進行交流探討,為推動城市健康發展建言獻策。杭州市拱墅區城管局黨委書記、局長錢志衛在主題為“城市精細化管理與城管執法改革”的論壇上,交流了杭州市拱墅區河道水環境治理的實踐經驗,向全國各行同仁展現了拱墅區騰籠換鳥的治水成果,贏得了滿堂喝彩。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加快水污染防治,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環境污染,產業是根源,拱墅區城管局作為該區治水工作的牽頭部門,十年磨一劍,因地制宜,水岸同治,隨著拱墅水環境的實質性改善,治水成為倒逼城區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轉出了拱墅騰籠換鳥的新天地。人民群眾對拱墅的印象不再是灰蒙蒙的天、烏黑發臭的河、臟亂不堪的城市面貌,取而代之的是水清景美、宜游宜居的首選之地。
時間倒回到五年前,拱墅區首次提出“零直排”概念,主動打好治水轉型升級攻堅戰,并在區第六次黨代會上向全區和全市人民鄭重承諾,將堅定不移地推進“五水共治”,繪就治水藍圖,引領全市治水風向標。
一年后,《2013-2015截污清水三年行動計劃》出爐,對全區61條河道的排出口進行了全方位“背靠背”式排查,共發現569個晴天排污口,并對所有排出口進行標識,建立“一口一檔案”,用三年時間新增截污7.1萬噸/日。
2014年,為深化“零直排”區創建,拱墅區在治水過程中,綜合采取外掛式截污渠、臨時中轉、倒虹管、自控截流裝置等多種方法,將污水收集后,就近接入市政管網。“拆、接、治、堵”四管齊下,順利實現污水“零直排”。
2015年拱墅區消除境內44條黑臭河,河道水質實現了“連級跳”。
2016年,在確保完成G20峰會項目的同時,繼續完善“水下森林+曝氣復氧+生態浮島+水生動植物”的工藝,成功創建省級生態示范河道,全方位構建水上、水下層次優美、親切自然的水生態景觀。
今年,拱墅區全力推進“剿滅劣V類水專項行動”,全面完成全區41條劣V類河道剿劣工作、99個小微水體治理,實現全域消除劣V類水質的年度目標。
“一河穿城過,碧水青山滿城綠”。五年來,從污水零直排創建行動,到“摘帽”黑臭河行動,到剿滅劣V類水專項行動,再到最終捧回了全省治水最高榮譽“大禹鼎”,這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拱墅最生動的實踐。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